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回覆议员提问时表示,劳工处於去年7月15日推出为期三年的「再就业津贴试行计划」,鼓励连续三个月或以上没有从事获酬工作的40岁或以上人士,重投就业市场。每名合资格参加者连续完成12个月工作可获发最高2万元再就业津贴。计划的反应十分理想。截至今年6月已录得超过4.5万名参加者及接近2.3万宗就业个案,其中涉及60岁或以上的参加人数及就业个案数目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与上述计划相辅相成,劳工处亦通过「中高龄就业计划」下的培训津贴鼓励雇主聘请40岁或以上人士并提供培训,让中高龄人士提升工作技能。
被质疑政府有什麽措施保障本地劳工时,孙玉菡指出,补充劳工优化计划已经保障本地工人优先就业,而只要本地工人愿意就职,一定是本地工人先做。且就业变化因素很多,输入外劳占比很少,如将饮食业失业率上升归咎输入外劳,是以偏概全。
此外,对於鼓励雇主为其65岁或以上的雇员作更多强积金自愿性供款的税务优惠建议,监於有意见认为此单一措施的成效不大,建议与其他银发措施结合,以产生协同效应,就此,孙玉菡指促进银发经济工作组经审视後,认为有关建议复杂化强积金的政策目标,其就有关雇员领取自愿性供款所设的限制亦令建议的效用存疑。就鼓励长者加入劳动市场方面,工作组在今年5月27日公布的30项促进银发经济的措施中,已提出多项有助释放「银色生产动力」的针对性措施,例如为後50人士推出优先培训顾问谘询服务、检讨「再就业津贴试行计划」及「中高龄就业计划」,以及加强推广长者友善雇佣措施,政府认为应集中资源落实上述措施,以更聚焦和直接地促进年长人士就业。(jl/u)
AASTOCKS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