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表示,截至昨日(12日)下午5时,中心录得一宗新增基孔肯雅热输入个案。中心提醒市民,不论在本地或外游,均应时刻注意环境卫生,以及采取防蚊和个人保护措施。若怀疑感染基孔肯雅热,应立即就医,不应自行进行检测,以免延误诊治。
新增个案涉及一名居於葵青区的31岁男子,他过往健康良好。初步调查显示,他於8月1至3日到过广东省佛山市,未能确定自己曾否被蚊叮。他回港後,於8月8日起出现发烧、皮疹及关节痛。他於8月9日到深圳市,翌日到当地一间医院求诊,无须留医,并於同日回港。他周一(11日)到仁济医院急症室求诊,获安排入院,在无蚊环境下接受治疗,目前情况稳定。他的血液样本经检验後,证实对基孔肯雅热病毒呈阳性反应。
由於病人潜伏期身处佛山市,中心认为他是在外游期间受到感染,属输入个案。病人没有其他同行人士,他的家居接触者现时没有出现病徵,正接受医学监察。中心会继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已把个案通报广东省卫生当局。
本港今年累计录得6宗基孔肯雅热确诊个案,均属输入个案,以及1宗可能个案。
中心总监徐乐坚称,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的资讯,过去一周(8月3日至9日)广东省新增1,387宗基孔肯雅热个案,与过去两周分别为2,892宗(7月27日至8月2日)及2 940宗(7月20日至26日)明显减少。全部均为轻症病例,没有严重或死亡个案。虽然如此,仍不能掉以轻心,必须继续多管齐下,避免出现本地传播。
中心港口卫生科继续在各个口岸加强巡查,并提醒跨境公共交通营办商及其他相关单位确保环境卫生良好及有效落实防蚊措施。此外,港口卫生科人员亦会向旅客派发宣传单张、为抵港人士进行体温筛查、为发烧或出现相关病徵的旅客进行健康评估,及在有需要时转介旅客到医院作出跟进。
徐乐坚提醒市民,目前,市面上并没有获国际卫生当局认证的快速测试产品,供市民自行测试基孔肯雅热。若怀疑感染基孔肯雅热,应立即就医,不应自行进行检测,以免延误诊治。市民亦不应自行用药,尤其是阿司匹林或非类固醇消炎药(如布洛芬),因该些药物可能引起严重副作用,例如增加出血风险。一般而言,儿童不应服用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去纾缓发烧和其他症状,以防引致「雷尔氏综合症」,一种严重及可致命的并发症。(da/j)
AASTOCKS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