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昨晚(6日)表示,中心截至昨日下午5时,录得三宗新增感染基孔肯雅热个案,全部为输入个案。中心会继续就近日录得的基孔肯雅热个案加强监测。中心提醒市民,不论在本地或外游,应时刻注意环境卫生,以及采取防蚊和个人保护措施。避免蚊子叮咬和防止蚊虫滋生是有效预防基孔肯雅热的方法。
首宗个案涉及一名过往健康良好的79岁女子,居於南区。初步调查显示,病人曾於7月1日至31日到广东省佛山市探亲,但未能记起曾否被蚊叮。她於本周一(4日)开始出现发烧和关节痛,前日(5日)到玛丽医院急症室求诊,同日入院并在无蚊环境下接受治疗,现时情况稳定。她的血液样本经检验後,证实对基孔肯雅热病毒呈阳性反应。
由於病人潜伏期大部分时间在佛山市逗留,中心认为她是在外游期间受到感染,属输入个案。病人没有其他同行人士或家居接触者。中心正继续流行病学调查,并已把个案通报广东省卫生当局。
第二宗及第三宗个案涉及一名有长期病患的55岁男子及其过往健康良好的10岁儿子,他们居於葵青区。初步调查显示,两名病人於7月12日至8月3日到孟加拉国旅游,八月三日返抵香港。男童报称旅游期间曾被蚊叮咬,而其父亲未能记起曾否被蚊叮。该名55岁男子於7月27日在孟加拉国出现发烧和关节痛,返港後於8月4日到青衣长康普通科门诊诊所求诊,获转介到玛嘉烈医院急症室求医,同日入院在无蚊环境下接受治疗。而男童於8月1日在孟加拉国出现类似病徵,返港後於同日到香港港安医院-荃湾求诊及入院治疗,前日(5日)被转送玛嘉烈医院在无蚊环境下接受治疗。两人现时情况稳定。他们的血液样本经检验後,证实对基孔肯雅热病毒呈阳性反应。
由於他们整个潜伏期在孟加拉国逗留,中心认为他们是在外游期间受到感染,属输入个案。病人的另外两名家居接触者亦为同行人士,现时没有出现病徵,正接受医学监察。中心正继续流行病学调查,并已把个案通报孟加拉国卫生当局。
本港今年累计录得四宗基孔肯雅热个案,均属输入个案。
中心传染病处主任欧家荣提醒市民,在雨季期间应做好防蚊措施,预防蚊传疾病。市民如从受蚊传疾病影响地区回港,应在14日内持续使用昆虫驱避剂,并密切监察自身健康状况,留意发烧、关节痛或皮疹等症状。若感到不适,应尽快求医,并告知医生外游细节,以便医生作出临床诊断,并按个别病人情况安排适当检测。市民切勿自行用药,尤其是阿司匹林或非类固醇消炎药(如布洛芬),因这些药物可能引起严重副作用,例如增加出血风险。一般而言,儿童不应服用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去舒缓发烧和其他症状,以防引致「雷尔氏综合症」,一种严重及可致命的并发症。(da/w)
AASTOCKS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