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币科技为金管局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参与机构之一,有意在以太坊公链上发行港元稳定币HKDR。行政总裁刘宇接受报章专访时表示,拟发行的稳定币主要有3个应用场景,分别为数字资产交易、跨境贸易及资产代币化。她预计未来3年至5年内,企业和个人的账户开始出现稳定币会是常态。
刘宇认为跨境贸易应用场景的机遇庞大。香港有不少贸易商已尝试以稳定币在全球一些地区进行跨境结算,有了香港合规的稳定币以後,相信会有更多的传统企业更放心以稳定币进行跨境支付和结算。她引用真实案例显示,以稳定币作跨境支付,某些地区所需时间由原本5天至7天,减到1天;成本从3%至6%,降到1%。
而该公司原有的圆币钱包於2023年底开始营运,可用作B2B支付,客户主要是贸易商,与跨境贸易应用场景具有协同效应。刘宇表示,该市场为「蓝海」,香港几以万亿计的B2B支付量,有潜力转变成稳定币,当牌照发出後,不缺需求。
另外,日後亦可能衍生以稳定币买卖金融产品的需求,并促成资产代币化应用场景。刘宇解释,若要追求低风险资产,可用稳定币买代币化基金,结算快速之余,也可全天候买卖。不过,本港现有的代币化基金仍未达到此优势,由於本港暂未有合规稳定币,「资产和资金上链其实是要同步进行,才能够达到区块链的效率。当有获牌的稳定币,整个市场就会解锁。」
刘宇又指,去年稳定币20多万亿美元的结算规模,当中大量的还是数字资产交易。虽然现时可用法币买卖虚拟资产,但稳定币在链上全天候运行,不受传统金融体系的时间限制。对此,圆币股东当中包括持有本港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的HashKey集团。现时本港已有11间持牌的平台,刘宇说,稳定币属底层基建,需要流通,亦希望在其他持牌交易所上线。
刘宇透露,希望能与监管一起探索发行其他币种的稳定币,例如愈来愈多贸易在「一带一路」已在用人民币标价,若商家能直接用人民币收款,效率更高,也不用去承担汇率风险,惟须在监管同意的前提去做。
谈到商业模式,刘宇解释,主要收入为稳定币总量的底层资产所产生的利息。此模式受利率周期影响,惟即使未来可能减息,行业潜力仍非常大。她坦言对盈利目标没有具体时间点,形容为「需要长期深耕」的事情,因要建立建基於区块链的新金融和支付系统,但不需几十年才能形成新的系统,深信香港有非常好的发展基础。(ss/da)
AASTOCKS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