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於上月对逾4,800名网约共乘司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网约共乘服务规管框架的意见。结果显示网约共乘司机担心规管会过度严苛,近八成受访司机担心高昂的牌照费用或严苛的司机限额,将直接影响其赚取收入的机会。
司机重视灵活弹性工作模式 忧虑受严格规管限制
超过七成的受访司机表示「灵活弹性工作时间能配合生活」,是他们选择成为网约共乘司机的主要原因。大多数受访者表示,此工作模式便於照顾家人、子女及长者,弹性是传统职业难以提供的优势。此外,超过半数受访者表示享受「自己当老板」所带来的自由和弹性,突显网约共乘服务与传统职业(包括的士业)之间的明显差异。
受访司机大多接受以提升安全及专业水平为目标的合理规管。六成受访司机认为,「车辆定期检验」及「需获取网约共乘司机/车辆牌照」是合理及可接受。然而,近八成司机忧虑的是设立严格网约共乘司机或车辆数量限额,以及高昂的牌照费用,认为此类措施将会对其施加不必要的负担,甚至剥夺灵活赚取收入的机会。
司机依赖网约共乘维持生计
超过三成受访司机依赖提供网约共乘服务为唯一收入来源;超过六成司机表示总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提供网约共乘服务。此外,六成以上司机坦言,若失去网约共乘工作,他们将「难以维持基本生活开支」。调查结果清晰反映,网约共乘服务已成为多数司机不可或缺的收入来源,因此有必要保障网约共乘服务及其灵活弹性,让依赖网约共乘服务收入的司机及家庭得以维持生计。
调查亦发现,司机非常希望继续从事网约共乘服务,明显不愿转向传统的士司机行业。仅有6.7%的受访司机表示,如失去网约共乘服务收入,会考虑「成为的士司机」,由此反映网约共乘模式有着与的士业不同的独特优势。
网约共乘司机感到意见未获重视
与的士司机相比,绝大多数网约共乘司机认为,在公共讨论及政策制定过程中,他们的声音被忽视。约 33%受访司机认为自己的意见「完全未被考虑」,另有27.4%的司机则认为他们的意见「极少获考虑」。有关结果反映司机普遍希望在政府制定规管框架时,他们能有更大的参与空间,以确保政策更能反映网约共乘服务实况及司机的需要。
Uber香港区总经理锺志霆表示,Uber司机所传达的讯息非常明确,灵活弹性是对於超过三万名网约共乘司机赖以维生的关键,同时也是全港数百万香港市民享受网约共乘服务的原因。Uber坚信建立一个平衡的规管框架不仅可行,更是必要的。香港需要一个兼顾市民需求、保障司机的灵活工作模式与收入稳定性,同时让网约共乘服务与传统的士业互利共生的制度。(hc/u)
AASTOCKS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