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师学会土地政策小组主席刘振江在电台节目中表示,商舖空置率持续高企,以传统旅游区而言,租金已回落五至六成,街舖的空置率较商场更高。他认为,商舖空置率高企与港元汇率强势,以及通关後港人北上消费等原因有关,餐饮业界销售额面对挑战,令购买食材、聘请员工及支付租金的能力都下降。
他分析,商场较重视维持形象,期望尽量维持满租率以及有不同业态,举例当有餐饮商店搬出,商场会物色其他食肆进驻,业主出租时会有策略,租金会随行就市。但传统地区的街舖租客倾向是一些非常有价值的商店,例如钟表珠宝等,搬走後再难有同类商舖进驻,业主初时会对减租要求有保留,待没有人愿意承租後才决定减租,中间存在时间差。
团结香港基金副总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总监叶文祺表示,商场业主在管理及商舖结构有全盘规划,对市场资讯较敏感,要物色不同商店填补吉舖会较易,甚至以较低租金吸引商店入主;街舖业主大多分散,难以做到协调。同时本港面对消费转型,钟表珠宝店、药房等不再如过往受欢迎,内地旅客着重「体验式」服务,包括光顾怀旧冰室、特色小食、VR游戏等,街舖业主反应未必能够迅速赶上市场变化。(ss/w)
AASTOCKS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