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物业首席分析师刘嘉辉表示,本港首四个月楼市呈现「一手旺、二手静」的情况。根据美联物业研究中心综合《一手住宅物业销售资讯网》及市场资料,今年首四个月新盘成交量录得约5,511宗,虽然较去年同期跌16.5%,但仍创出六年同期次高纪录;期内二手成交量却回软,料录得约1.38万宗,按年跌约7%;至於截至5月12日止的「美联楼价指数」则报127.53点,本年迄今跌约0.47%,较历史高位累跌约28%。值得留意的是,二手楼价虽然持续下跌,但是较2023年全年跌约5.8%及2024年全年跌约6.9%,跌幅已经大为收窄。
美联物业分析师岑颂谦认为,「贸易战2.0」对香港楼市的冲击,远低於2018年的「贸易战 1.0」。「贸易战2.0」爆发後,股市曾经急挫,但已迅速收复大部分失地,恒生指数单月仅跌约4%。而「贸易战2.0」满月後,楼价及租金已经开始反映新一轮贸易战的影响,最近数周楼价窄幅上落,4月份租金按月则升约0.4%。成交量方面,若以4月份楼市交投与首季平均每月的数字作比较.4月份一手成交较首季平均数字减少约24%;而期内二手较首季平均数字料仅下跌约2%,因此整体住宅成交量估计仅跌约8%,远低於「贸易战 1.0」录得约37%跌幅。
岑颂谦指,「贸易战2.0」暂时对楼市的影响有限,主要原因,除了内地及香港早已就贸易战爆发作出心理及经济准备外,更重要的是,两次贸易战发生时的香港楼市指标已有显着的差别。现时无论家庭住户数目、本港银行存款数字、租金水平、细单位租金回报率均较「贸易战1.0」有所增加,再加上去年香港政府已全面撤辣,令买家少一层重要的顾虑;惟现时仍有其他楼市指标逊於「贸易战1.0」的时期,例如按揭息率及货尾量,远较「贸易战1.0」为高,但部分负面楼市指标亦开始有改善的迹象。
他表示,随着市场预期今年美国有机会减息3次,本港按揭息率未来亦有机会进一步回落;而在卖地情况减慢之下,未来3至4年的潜在一手供应已从高位回落,加上发展商致力加快推盘速度下,预期未来「去库存」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另IPO活动转趋活跃,亦有助刺激本港整体金融及经济。以上因素均对未来楼市及楼价起到提振作用。
他提到,贸易战有降温的迹象,中美贸易谈判取得进展,利好因素将抬头,引领楼市重返正轨。资金持续流入将有利息率回落,而随着关税战有缓和迹象,加上市场料美国年内会减息,配合租金回报率上升及长远供应回落等利好因素,将有助带动买家入市,对楼市带来正面支持。
他续指,即使贸易战降温或令减息出现变数,幅度或未达预期,但强调供楼负担比率已由高位的68%,降至现时49%的较健康水平。
岑颂谦又指出,租务市场的表现继续跑赢大市。随着租务旺季重临,部分内地生提早来港觅租盘及抢租,相信第二季租金将持续攀升。
刘嘉辉预期,展望第二季,在「贸易战2.0」阴罗未散下,预期楼市大致靠稳,「供平过租」促使更多租客「租转买」及投资者入市下,一手成交料按季升约13.7%,录得约5,000宗水平,创六年新高;二手成交则估计有望录约1.1万宗,按季升约6.2%,则达一年高位。至於租金及楼价走势方面,受惠租务旺季来临,以及人才及留学生持续来港利好租务市场,料第二季租金升约3%,而楼价则轻微回调,延续「租升价跌」的情况。(sl/j)
AASTOCKS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