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团结香港基金发表报告,指公营房屋落成量正步入收成期,预计2025/26至2029/30年度期间,单靠传统公营房屋年均3.21万伙,已超越《长远房屋策略》的3.08万伙目标,为《长策》2014年公布以来首次出现。加上简约公屋正在稳步推进,未来五年公营房屋年均落成量将达到3.77万伙,足以达至《长策》目标。
报告指,即使计及可能出现潜在延误,预计未来十年传统公营房屋落成量仍将超出《长策》目标约7%至31%,但要在2026/27年度前达成4.5年轮候时间目标,三万个简约公屋单位的短期填补作用不可或缺。
报告又预计,未来四年房委会的年度建筑开支将增加73%,考虑到未来有一定供应缓冲提供空间,建议当局应重新检视「插针楼」和地形复杂的发展地盘的成本效益,以控制不断膨胀的建筑开支。
报告认为,过去公屋「头轻尾重」供应问题正在缓解,综合轮候时间将维持下降趋势。资助房屋方面,报告指出,随着楼价自2021高位回落,资助房屋与私人住宅的楼价重叠范围扩大到100万至500万元之间,当中介乎300万至500万的资助房屋单位,较容易受私人市场潜在竞争影响,但资助房屋对中低收入家庭而言仍是置业首选。(da/a)
AASTOCKS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