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团结香港基金发表报告,指未来五年,本港私宅年均落成量达到1.71万伙,达至《长远房屋策略》目标。
报告预测,2025至2029私人住宅供应将呈现先高後低,落成量更多在今明两年,每年有约2万伙,2027至2029年逐渐回落至每年约1.5万至1.6万伙。而2030至2034年的年均落成量,预料介乎1.54万至1.99万个。
报告指,卖地市场气氛保守,去年获批预售同意书申请、上盖建筑工程动工量、以及私营房屋土地供应的估计单位数量,都持续减少,加上规避发展风险意识增加,自2022/23年度以来,成功批出的官地持续减少,地皮规模和楼面地价亦有所下跌。
该智库副总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总监叶文祺称,私宅发展周期各阶段都出现明显放缓,预示未来落成量将逐步回落。发展周期延长及其他不利因素,导致近年卖地市场沉寂,减低发展商提交具竞争力标价的兴趣和意愿,建议当局继续精简审批程序,简化地契条款。
他另称,未来政府需要调整过去依赖土地的收入来源,并用平价地吸引新兴产业和人才,以提高利得税收入。他又认为,调整按揭政策难以再刺激楼市,建议政府放宽投资移民申请条件,将投资物业的门槛降至2,000万元,相关价位的物业只占总成交量5%,不会影响本地居民置业需求。
团结香港基金总裁李正仪指出,房屋市场受到高利率、高建筑成本和货尾积压等不利因素影响,市场更趋保守。她指,经济波动下,土地房屋策略更要有前瞻性,让市场与政策之间灵活配合应对挑战。(da/a)
AASTOCKS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