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本港电骗及欺诈个案苦主损失共达45亿港元,按年激增67%。金管局副总裁阮国恒早前指,目标为银行设立一系列标准,以决定哪些个案应该获得补偿。并将会展开行业谘询。《南华早报》引述专家指,谘询准则应包括数个要点,以确保苦主可有效求助。
报道引述英国律师事务所RPC在港合夥人Jonathan Crompton称,倘有关谘询出台,料最具争议之处在於谁负责赔偿。他表示,拟议补偿机制的重点应是协助受害人。他认为,除非银行可以证明责任在於苦主本身,否则理想情况下应要求银行补偿给电骗苦主。《南早》曾就此向多家银行查询,但各家银行拒绝置评。
相关内容《大行》花旗:中银香港(02388.HK)第三季拨备前经营溢利胜预期 信贷成本稳定
谘询公司AlixPartners亚洲区综合风险管理联席主管及合夥人Anir Bhattacharyya称,有关由银行赔偿的建议有点棘手,因有些个案中银行不是客户行为的唯一责任方。许多诈骗过程在银行外发生,如电讯商及社交平台被用作欺诈。
阮国恒上月提及,补偿计划将取决於对银行控制系统的评估,以及客户有否妥善保护其个人资料。在特定情况下,客户是否属高风险群组亦会被考虑。
金管局向《南早》回应称,局方正研究如何更佳阐释银行业现时手法,以就电骗损失勾划更一致的处理方式。
相关内容《大行》高盛降渣打(02888.HK)评级至「中性」 相对同业上行潜力较低
报道引述RPC另一在港合夥人Peter Kwon称,一般而言,要求银行而非客户采取行动或选择一套系统以防止诈骗更为有效。他建议引入更简化程序,在金融机构方面设立清晰法定责任以补偿损失。
报道引述谘询公司Capco亚太及中东资本市场及转型主管Gaurav Mehra称,银行需要确保透过其数码解决方案,能够提供足够选项予客户,以锁定或保护其户口,设定限额及添置额外认证以最大程度减少骗徒得手的成功率。他提及,银行有需要提高公众注意度,及教育客户有关经提升的保安特色及程序,以最快汇报潜在事故。
RPC另一驻英国合夥人Jonathan Cary提及,有关补偿机制是银行自愿还是强制参与非常重要。如果是自愿机制,结果则很取决於客户与哪家银行进行交易。
相关内容《大行》汇丰研究:9月数据再次确认第四季乐观前景 香港金融股偏好港交所(00388.HK)和中银香港(02388.HK)
报道提及,在英国最新引入的授权推送支付(APP)欺诈补偿政策下,银行需要在五个工作日内提供补偿,而支付责任由收款及付款银行摊分。Cary补充,英国新法规亦有其限制,仅适用於国内支付,不适合於跨境汇款,即使涉及英国银行。苦主仅限於个人、小企业或慈善团体,不包括大企业,赔偿上限亦定於8.5万英镑(约86.4万港元)。今年5月时,跨国工程顾问公司奥雅纳(Arup)表示,有香港员工遭诈骗,转走了公司约2亿港元。(da/u)
AASTOCKS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