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6月30日发布的市评文章命题写到「金管局接港元沽盘後港股走弱 本周关注恒指能否守二万四关」,两部分都已见於港股上。前文表示於6月26日港股开市前数小时,触发弱方兑换保证,金管局继2023年5月,相隔超过两年後,再度买入港元,以扞卫联系汇率。当日恒指跌近150点,并於紧接两个交易日 (6月27和30日) 续跌,三日累跌逾400点,6月最後交易日收报24,072点,距离二万四关口不足百点。7月首个交易日红盘高收,以为下半年开局好势头能持续,翌日跌逾150点,将7月2日升幅消息殆尽。
本周金管局仍可能要接盘
直得留意7月2日港股开市前,金管局又出手,斥资逾200亿港元,承接港元沽盘,较上周的94.2亿元多出超过一倍。上周五 (7月4日) 开市前则另一次出手,实则两度入市,分别涉资168.78亿和127.56亿元。约一周便四度入市,合共承接超过590亿元,银行体系结余降至1,145.41亿元。目前港汇仍徘徊在7.85附近,本周金管局仍可能要接盘,届时银行体系结余落到少於1,000亿元机会大。笔者提出仍要接盘,基於观察银行同业拆息 (HIBOR) 走势,於6月25日 (首度接盘前一天) 隔夜拆息为0.02071厘,於7月4日为0.02982厘,後者高出近44%。
一个月港元拆息不跌反升
表面看来是市场上港元供应量减少使然;但可留意上述两日的1星期拆息分别是0.37988和0.39452厘,上移不足4%;1个月拆息则是0.90964和0.85875厘,反而减少近6%,证明在金管局连番接盘後,市场上仍见大量港股供应;配合上周四美国公布6月非农职位数字不但胜预期,亦高於4月值和5月值,支持美元走强,美汇由7月1日低见96.366,现已徘徊在97.000附近,为本周港汇走势带来压力。故此近期港股走弱有迹可寻,上周五恒指再跌逾150点,於过去五个交易日有四日跌市,并且失守二万四关收市。
跌市好淡争持沽压有承接
上周五收报23,916点,自6月24日起首度收低於24,000点,笔者上周在电视财经节目表示,6月23和24日恒指见上升裂口,介乎23,689至23,832点,认为倘若二万四关失守,23,800点水平可望有支持。不过由於港汇续弱,若今日未见重上24,000点或以上收市,应有本周23,800点亦告失守的心理准备,毕竟上周五曾低见23,690点,接近上述裂口底部,理应算是完成回补裂口。上周五恒指见「十字星」,自6月26日走弱五个交易日後见好淡争持,证明部分投资者有趁低吸纳意欲,令港股沽压有承接。
惟要留意6月24日至今共八个交易日,有七日大市成交金额均超过2,400亿港元,上周五录得约2,678亿元,是期内第二高,实则较最高约2,751亿元 (6月27日) 接近,证明近日港股交投活动,故此倘见港股失守23,800点收市,沽压会显着增加,届时恒指下行空间较大。5月12日至今接近两个月,均收高於23,000点,期内只有两日收低於23,200点,所以当跌破23,800点後,相信要落到23,000至23,200点之间才可望有支持。
笔者确认本人及其有联系者均没有出现以下两种情况,其一是在执笔前三十天内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发出後三个营业日内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笔者现时也并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