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港府正推進低空經濟發展,首批“監管沙盒”試點共接獲72個申請,38個已獲批。8月20日,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表示,有22個獲批項目已落地;未獲批項目中有8個為載人飛行,隨着相關法例7月中生效,香港政府正逐個聯絡,研究能否試飛,希望今年內至少落實一至兩個。
香港政府計劃明年上半年推展第二期“監管沙盒”試點項目,葛珮帆認為2期“沙盒”已經足夠,之後可以直接進行商業營運。
葛珮帆任創會會長的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今日就低空經濟發展提出12個範疇、45項建議,包括全面制定香港低空經濟發展策略、成立“低空管理局”、在政府內部設“低空城市治理共用平台”、建設香港低空交通管理平台(UTM)等。
葛珮帆指出,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曾指“要推動香港成為低空經濟的全球領導者”,但政府目前沒有一份實際文件,認為儘早做好頂層設計作最為緊急,讓業界瞭解港府的全面發展策略。
跨境貨運航線與通關安排方面,聯盟副會長、港大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客席教授鄧淑明建議,將15分鐘內可連接機場的屯門內河碼頭相關的海關及物流設施配套,改造成為低空經濟物流運輸中心,並讓香港國際機場高空貨運,與正在建設的大灣區低空物流鏈對接,將航空貨運中的高附加值、急時效貨物,轉至中型無人機並配合冷鏈運輸,實現同日到達市場,拓展餐飲、高端食材等市場機會,她舉例,新鮮的日本魚生抵達香港機場,運用無人機送到大灣區各地,當晚就可以上桌。
法規與監管方面,聯盟建議要求所有無人機必須使用政府的空間數據共享平台,並接入政府的“低空交通管理平台”,且在2026/27年度預留“平台”的立法時間表及啟動資金;亦建議設立低空經濟科研基金、推動發展低空經濟保險服務,並與內地相關單位合作制定低空經濟標準。
聯盟又建議打造“低空+文旅”的新旅遊模式,又可打造啟德郵輪碼頭低空維港遊、地質公園、千島湖等低空旅遊航線。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智通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