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近日,知名經濟學家洪灝在一場對話分享了他對當前市場的看法。洪灝指出,港股下半年肯定還有一波行情,主要還是因為北水還在源源不斷地南下。港股今年機會非常多。對於香港或離岸投資者,洪灝相信他們會繼續買港股,主要還是因為香港流動性非常充沛。另外,洪灝相信美聯儲九月很快會降息,如果這樣,香港金管局的貨幣政策跟着美聯儲走,香港也會降息,流動性會更充沛。
洪灝表示,一般來説,短期內宏觀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市場上漲最重要的還是流動性是否充沛。短期交易時其實沒必要太在意基本面是變好還是變壞。當然最好是變好,但即使變壞,也不妨礙市場在流動性的推動下出現行情。
股票年初至今的表現其實也是個位數,相比之下,香港市場就活躍多了。今年香港市場有20%多的增長,是全球表現最好的主要市場之一。同時香港的IPO市場非常火爆,今年打新策略非常好用。不少板塊以前默默無聞,比如創新藥沉寂兩年多後今年終於爆發。所以香港賺錢效應明顯,自然吸引了大量北水南下。
洪灝認為,港股下半年肯定還有一波行情,主要還是因為北水還在源源不斷地南下。如果上半年看到歷史性的北水南下,創了新高,那麼它的預示作用就是下半年港股也應該還有新高。部分北水資金其實是“聰明錢”,而一般散户可能還留在A股小打小鬧。機構投資者,大量基金的錢則配置到了香港。除了流動性因素外,正如剛才所説,即使沒有基本面也可以有行情,有了基本面行情會更持久。
他覺得,港股的機會足夠多。除了打新機會外,今年創新藥在沉寂兩年多後爆發得非常厲害。如果不會選股,可以直接買創新藥指數ETF,今年也可能翻倍了,六個月也可能翻倍了,非常厲害。今年半導體、上游涉及反內卷的相關概念股,還有新消費,比如大家都熟知的新消費三件套——老鋪黃金、蜜雪冰城、泡泡瑪特,這些今年都翻倍了。
所以今年港股的機會非常多。對於香港或離岸投資者,洪灝相信他們會繼續買港股,主要還是因為香港流動性非常充沛。另外,洪灝相信美聯儲九月很快會降息,如果這樣,香港金管局的貨幣政策跟着美聯儲走,香港也會降息,流動性會更充沛。
香港的機會還是有的,但是有些機會無法表達的,比如內地的基建概念股、蘋果產業鏈、特斯拉產業鏈、科創50等,這些板塊今年表現都非常好,但在香港市場買不到,只能去A股買。另外,今年A股小微盤股表現也非常好,導致今年做指增,比如中証500指增基金,今年真的躺贏。所以雖然整體指數漲得不多,但兩地市場——香港和A股——今年都給大家提供了很多投資機會。
關於這輪反內卷,跟16、17年那波供給側改革比,洪灝認為最大的不一樣是,16、17年產能過剩沒現在這麼嚴重。那時中國經濟還有通脹壓力,上游產能過剩主要是部分行業,通脹卻起不來,但也沒像現在這樣連續三年通縮。同時,16、17年房地產只是部分城市房價飆升。當時並沒有全國性的房價泡沫,所以整治主要是清理過剩產能,比如鋼鐵、水泥等上游行業。這次則是在房地產泡沫全面破滅後,開始整治上游產能過剩。
第二,現在上游的過剩產能和價格壓力開始向下遊傳導。下游通脹也消失,消費者信心疲弱,上游價格競爭已習以為常,畢竟已通縮三年。但下游價格競爭,比如互聯網平台無序價格戰,通過補貼讓全國人民喝到免費奶茶,每個平台都投入幾百億燒錢。這和上次不一樣,上次價格競爭主要在上游行業,確實有過剩產能。這次不僅上游通縮,壓力還傳導到下游,導致下游也出現無序價格競爭。這次整治面臨的挑戰比上次更大,需求端也比十年前更弱。
對於中美貿易戰,洪灝相信,貿易戰的最壞的結果已經過去了,但是這些負面新聞的標題,它還是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一些短期波動。但是總體的市場方向應該還是向上的。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智通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