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據活報告數據,2025年前7月,港股市場共有51只新股IPO上市,累計募資達1286億港元,同比增長超6倍,並接近2023-2024年兩年募資之和,令香港繼續穩坐全球IPO融資第一寶座。前7個月八成以上的新股有基石參與,基石投資總額合計達518億港元,佔募資額的40%以上。累計近400萬人次參與港股打新,65%的新股實現首日上漲,年內已有9只新股實現翻倍,賺錢效應顯著。
由於大量小型A股擬赴港掛牌,中國監管機構或考慮對赴港上市的A股增設最低200億元市值要求限制;與此同時,港交所《上市規則》的新規定已於2025年8月4日正式生效。為吸引更多中大型IPO項目,港交所已將A+H發行人最低公眾持股比例將從15%下降至10%,並就是否將A+H最低流通股比例進一步降低至 5%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公開諮詢。而對於初始自由流通量門檻的新規,則或提升小型IPO新股的發行難度。
值得注意的是,港交所新規下,錨定投資者的初始最低比例為40%,可以更好的保證機構投資者在熱門新股上市過程中獲得大部分股份。此規則旨在提升更有議價能力的投資者(尤其是機構投資者)在新股定價過程中的參與度,從而提升新股定價的效率。
另外,新股IPO可選擇兩種回撥機制,公開分配固定10%~60%,或按公開認購倍數分配從5%到35%不等。業內人士認為,雖然散户可能會因配額減少而看似受損,但改革也保護他們免受需求過熱引發的劇烈價格波動。
一、今年至今港股IPO發行情況
2025年前7月,港股市場共有51只新股IPO上市,同比增長27.5%;合計募資1286億港元,同比增幅達616%,接近2023-2024年兩年募資之和。7月份有9只新股登陸港股,合計募資近194億港元,其中包括3只A+H股。
同期,美股市場有132只新股IPO上市,同比增長42%;合計募資196億美元,同比下降約19%。A股市場有59只新股IPO上市,同比增長約18%;合計募資61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約67%,主要得益於上年低基數。
年內港股IPO募資前十大新股中,A+H股獨佔七席,其中寧德時代、恆瑞醫藥、三花智控、海天味業、藍思科技霸榜前五。前7個月,共有10家A股成功登陸香港,募資超886億港元,佔同期港股IPO募資額的近七成。
二、港股新股認購情況
年內港股IPO新股中,有基石投資者參與的共44只,佔86%。參與認購的基石投資者總數達233家次,按基石投資者數量計,寧德時代、三花智控、映恩生物、IFBH、藍思科技、峯岹科技的IPO參與基石最多。
基石投資者認購總額合計達518億港元,佔總體IPO募資額的40.56%。其中,前五大A+H新股以及富衛集團、蜜雪集團的基石規模均超過了10億港元。此外,8只新股的基石認購佔比過半,半數以上新股的基石佔比均超過30%。
從申購人數看,年內累計有近400萬人次參與打新,平均每隻新股有7.8萬人參與打新。其中,海天味業、三花智控、維立志博-B、寧德時代的申購人數均超過了30萬人。
從認購倍數看,公開認購超千倍的新股有6只,百倍以上認購的總共有28只,即過半新股都獲得了公開市場百倍認購,僅1只公開認購未足額。
國配認購十倍以上的有14只,反映了機構投資者對這些項目的認可度較高,其中7月25日上市的維立志博-B獲得了40倍以上國配認購。國配認購不足額的有10只,且全部形成了“套路回撥”。
三、港股新股上市表現
從上市表現看,年內上市的新股普遍表現不俗。
暗盤:30漲19跌2平,上漲概率約59%,平均漲幅約15.7%;首日:33漲15跌3平,上漲概率達65%,平均漲幅約12.6%;累計:34漲17跌,上漲概率達67%,平均漲幅約33.8%。
其中三隻未盈利生物科技股映恩生物、維立志博、藥捷安康表現出色,暗盤和首日均有較大漲幅。累計來看,年內已有8只新股實現了翻倍上漲,其中映恩生物已累漲超270%。
若以首日開盤價賣出,年內港股打新中籤一手的累計賬面收益(不計手續費)可達5.8萬港元,平均每隻新股獲利1136港元,賺錢效應顯著。
四、港股擬上市項目
目前,中慧生物-B正在招股中,已通過聆訊但尚未開啟招股的還有3只,包括天嶽先進(A+H)、銀諾醫藥-B、明基醫藥。已遞表港交所,正在排隊等候上市的企業還有超過200家,其中包括約45家A股公司。
另外,還有近40家A股公告籌劃赴港。不過,近期有消息指,中國監管機構正考慮對擬來港上市的A股增設最低A股市值要求限制,可能要求申請日前120個交易日A股平均市值不低於200億元人民幣。
港交所刊發《優化首次公開招股市場定價及公開市場規定》的諮詢文件總結,《上市規則》新規定於8月4日正式生效。其中,IPO發售及定價機制將可選用以下兩種機制。
機制A:現行分配及回補機制替換為初始公開分配比例5%,公開認購在15倍至50倍之間則公開分配比例為15%,50倍至100倍之間時公開分配比例為25%,百倍及以上時公開分配比例則為35%;
機制B:發行人可事先選定一個分配至公開認購部分的比例,下限為發售股份的10%,最大回撥水平將達60%,並無回補機制。
另外,港交所將保留現有的基石投資六個月禁售期規定,且不會實施建議的上調定價靈活性機制。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智通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