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港交所(00388)旗下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已批准在香港增設三家倉儲設施,令香港的倉儲設施總數達到7家。首批四家倉儲設施將於7月開始運營。LME行政總裁張柏廉(Matthew
Chamberlain)昨天表示,仍有LME認證的倉庫營運商正跟本地業者洽談合作,打算把版圖擴展至香港,但港交所未能給予第三批申請獲批的時間表,因為部分涉及改建或重新興建一個倉庫,以應對地面承重問題,所以需要較長時間,預期香港認可倉庫增加的速度會放慢。
他指在港倉庫可面向高價值的銅、鎳及鋅等,在中國有更大需求的高價值金屬運作,料便利實物交收及滿足與內地市場之間的套戥所需。現時和LME合作的營運商有25家。他認為未來在港增設倉庫的需求會由市場驅動。至於內地市場,因為內地未有批准外國交易所設倉,所以仍然聚焦於亞太區市場。該所實物市場主管Georgina
Hallett稱,LME對在港增加更多倉庫持開放態度。
張柏廉提到香港當前金屬儲放倉庫面積並不如其他已建設地點,相對東南亞金屬倉庫具備低廉租金的特點,香港倉庫網絡成本也可能最高,但因為存倉期短,香港物流服務又優質,可快速運送金屬,有助交付期壓縮,抵銷高成本因素。至於最終在港營運許可倉規模有多大,他稱要由與LME合作的營運商決定。
他表示,高關税環境不利經濟增長,可能導致較多金屬在倉庫積存,同時高關税引發的不確定性亦會產生更大囤貨動機,例如未被徵税的銅,因美國要求對加徵銅關税必要性展開調查,市場對銅或被徵税的預期導致大量銅由亞洲運往美國。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智通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