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投資銀行高級中國經濟學家張寧表示,十五五將是中國實現2035年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遠景目標的關鍵五年,市場估算按名義GDP計算,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均GDP需達到2.5萬至3萬美元。為達成此目標,未來十年中國需要保持強勁的名義GDP增長,增速每年平均達6%以上,因此他預料當局對實際GDP增長、物價水平及人民幣匯率都會訂立目標,其中人民幣匯價估計要保持穩定甚至處於偏強水平,十五五期間基本預測GDP增長隱性目標為介乎4.5%至5%,略低於十四五的增長5%至5.5%,但仍屬較明確及溫和增長區間。
另外,該行預測未來五年居民消費率佔GDP要從去年的近40%,提升2026至2030年的43%至45%。他指出,當局提出要顯著提升居民消費佔GDP的比重,是首次將消費率設定為目標,具有里程碑意義,將為擴大內需提供具體「抓手」,相信未來五年消費增長將超越投資增長,同時預期當局將加強完善社保體系及收入分配制度、提升金融普惠性。雖然今次四中全會未有提及「反內捲」,但他相信供給側及制度完善等方向仍是政策重中之重,後續將有政策跟進及兌現。
相關內容報道指內地光伏玻璃敲響過剩預警 成本上漲或使企業利潤率被「侵蝕」
張寧指出,今年以來美國對華加徵關稅加權平均超過32%,當中包括芬太尼及對等關稅,認為美國新公布對華關稅下調10%,毫無疑問可紓緩中國對美國出口壓力,認為是中美貿易關係的積極進展。
問到消費補貼,瑞銀目前基本預測明年中國當局依然會提供消費補貼,但總額相信不會像今年翻倍那麼多,應用範圍及層面預期會有所調整。(gc/a)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