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政司司長林定國今日(28日)在北京出席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金融法治論壇致辭時表示,就京港方面的合作而言,認為香港能發揮起碼以下三項功能,一是為以北京為基地的各類企業「出海」或與外方合作時作為一個融資平台;二是為北京金融法治建設提供一個參考;三是以累積的經驗和知識協助北京培養金融法律服務人才。
林定國表示,確保所有金融活動嚴格依法進行,所有違法者受法律制裁,是維持大眾對金融制度信心的關鍵。香港對金融市場一向採取多管齊下的執法機制,以有效涵蓋所有風險與違規情形。其中,香港證監會專注於證券期貨領域的監管;而港交所則透過其上市委員會,監管上市發行人及上市公司。如果案件涉及其他商業詐騙或貪污等罪行,香港警務處以及廉政公署更會介入調查。
相關內容人幣中間價上調25點 報7.0856兌一美元
另一方面,為確保監管框架能回應新挑戰,香港會根據市場發展與新興風險,不斷檢視現行機制並調整相關法例。以虛擬資產為例,虛擬資產交易日趨活躍,大部分交易均通過虛擬資產交易平台進行。不少投資者會把虛擬資產投放在交易平台以賺取回報。為保障投資者及減低對傳統金融體系構成風險,本港於2023年6月實施了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發牌制度——所有在香港經營業務,或向香港投資者積極推廣其服務的中央虛擬資產交易平台,都須獲證監會發牌並遵守相關的監管規定。
林定國表示,近年來,與法定貨幣掛鉤的數位資產——穩定幣——迅速崛起。今年8月,本港推出了《穩定幣條例》以監管涉及穩定幣的活動及設立發牌制度。條例實施後,任何人如在香港發行法幣穩定幣,或在香港或以外發行宣稱錨定港元價值的法幣穩定幣,必須向金融管理專員申領牌照。相關人士須符合儲備資產管理及贖回等方面的規定,包括妥善分隔客戶資產、維持健全的穩定機制等。《穩定幣條例》進一步完善香港數字資產活動監管框架,以保障貨幣和金融穩定,並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他續指,為進一步加強投資者保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與證監會在今年6月底展開聯合諮詢引入針對虛擬資產交易服務和託管服務者的監管制度,計劃賦權證監會向虛擬資產交易服務提供者和託管服務提供者發牌並進行監督,並執行相關規例,證監會亦會負責為這兩類重要服務提供者制訂合規標準。此外,本港也建議修訂相關法律,限制使用某些可能會誤導投資者的稱銜,如限制會讓投資者誤以為某行業務或營運已受到證監會監管的稱銜。
相關內容螞蟻否認尋求讓馬雲退出股權或對公司控制權
林定國強調,在「一國兩制」下,香港必須更善用其制度獨特優勢,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其中重要一環,就是加強與北京及其他內地城市在金融法治建設方面的合作。期待與北京涉及金融法治建設各單位共同探討,如何制定和落實具體措施,深化合作,攜手提升涉外法治建設水平。(hc/u)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