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樓價於近月已成功尋底,並將迎來減息周期,今次《施政報告》未直接救市,可能是為避免樓市太熾熱,反而聚焦較長遠的供應層面,相信可令樓市長遠更健康發展。
昨日(17日)公布的施政報告中,與樓市最直接關係的是放寬「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的置業門檻。陳永傑指,投資移民申請人需購買豪宅滿足自住需要,是次將購入住宅投資門檻由5,000萬降至3,000萬元,雖然入額1,000萬元不變,但門檻降低,相信有助吸引更多相關申請,可刺激3,000萬元以上豪宅物業成交。根據中原大數據資料,今年首八個月3,000萬以上一二手成交906宗,與去年同期的932宗相若。當中最多3,000萬元以上成交的首5個地區分別是啟德、黃竹坑、何文田、中半山及淺水灣。根據中原網頁資料,現時3,000萬以上住宅放盤約1,805個,佔全港放盤約5.8%,其中以港島區最多,達891個。陳永傑指受惠於優化投資移民政策,今年3,000萬元以上成交可達1,600宗,創五年新高。
施政報告中提及增加非本地生就學人數上限至50%,陳永傑指,過往多項的人才輸入計劃,抵港的人才超過23萬人。當中部分攜同配偶及18歲以下未婚的受養子女來港,為香港帶來龐大的住屋需求,相信增加非本地生學額,將進一步增加香港租賃市場需求,租金難免一路向升,料全年租金指數可錄5%升幅。租金向升,配合減息周期,相信亦有助吸引更多投資者進駐物業市場。
施政報告的房屋政策中,較多著墨於資助房屋。增加白居二名額,相信有助資助房屋市場的流轉,釋放資助房屋於二手市場供應之餘,相關業主沽出手持資助房屋,將轉投私樓市場,同時增加中小型私樓物業的需求。
另外簡化批地行政措施、拆牆鬆綁、採多元模式片區開發、市區重建新思維等,都是加速土地供應的措施,對穩定樓市奠下健康基礎。而放寬私人住宅項目停車場的豁免安排,可為私人物業增值,相信上述一系列措施,有助增加物業供應之餘,亦可增加發展商投地誘因。
陳永傑指,美聯儲局落實減息25點子,將為香港樓市帶來直接而正面的刺激。近月一手市場走勢凌厲,豪宅亦屢破新高,料今年樓價及租金均可錄5%的升幅。(sl/j)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