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今日(9日)出席論壇時表示,今個財政年度不會推出任何商業用地,但會繼續堅持「造地」工作,會「審時度勢、有節有度」地向市場推出土地,並因應市況靈活調整推地策略,照顧社會發展需要。
黃偉綸表示,為避免過往經濟下滑時放慢土地開發,導致經濟復甦時無法及時提供土地的情況再次發生,政府必須堅持土地開發工作,但會考慮市場狀況,有節有度推地。
他表示,本港直至2048年,需約6,000公頃土地,當局已鎖定約7,000公頃土地供應,以滿足住宅、道路、社會設施及基建等需求;又指未來5年,將有16萬6千個公屋單位供應,即平均每年有3萬個公屋供應,有信心2027年財政年度,公屋輪候時間可縮短至4.5年。
黃偉綸特別強調,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10至20年最主要的土地和公營房屋來源。未來10年,政府計劃開發3,000公頃土地,當中1,700公頃來自北都,料北都將提供約21萬個住宅單位,佔未來住宅供應近一半,並提供大量產業用地和經濟樓面面積,突破香港創科產業發展面臨的土地樽頸。(hc/w)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