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今日(4日)表示,面對不斷變化的全球政經格局,香港正積極在國際金融體系中尋求新突破。強化市場生態、推動金融創新、促進與實體經濟融合,已成為港府政策部署的重要方向。當中,黃金既是全球認可的避險資產,具備實體商品與金融投資的雙重屬性,認受性高而交易活躍,正好契合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定位。隨着全球市場對黃金的需求上升,香港正全力把握機遇,朝着建設國際黃金交易中心的目標穩步前行。
許正宇表示,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升溫、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持續,加上通脹預期與利率走勢的變化,使黃金成為市場上的投資及避險焦點。根據最新數據,2025年第二季全球黃金總需求按價值計按年上升45%,達到1,320億美元。其中,黃金ETF連續兩個季度保持強勁需求,金條與金幣的投資需求更創下自2013年以來的半年度最高紀錄。
在這樣的宏觀背景下,香港的制度優勢和地理位置為港府發展黃金市場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不但具備安全性和穩定環境,更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發展國際黃金交易正當其時。黃金市場的壯大,除了有助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也能為倉儲、保險、貿易和物流服務等相關產業注入新動能。
自推動發展香港成為黃金交易中心的工作啟動以來,已在多個範疇取得實質進展。在倉儲容量方面,香港機場管理局已將香港國際機場的貴金屬儲存庫容量提升三分之一至200公噸,並正計劃分階段擴展至1,000公噸,為支持香港現貨黃金交易、交割及儲運提供堅實後盾。
另一項標誌性成果,是上海黃金交易所於2025年6月在香港啟用其國際板指定倉庫,並推出以香港為交割地的黃金合約。這是上金所首次在境外設立交割倉庫,不僅為國際投資者提供人民幣計價、境外交割的交易選項,也進一步鞏固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的核心地位。這不單只是一項具體合作成果,更象徵香港在國家黃金市場國際化進程中發揮着越來越關鍵的作用。
黃金市場的增長潛力正日益顯現。2025年第二季,全球官方黃金儲備增加166噸,反映各國央行持續視黃金為穩定資產的基石。在資本市場波動與通脹風險並存的背景下,黃金ETF與實金投資需求強勁,進一步鞏固其作為避險與資產配置工具的吸引力;加上人工智能與高端電子應用對工業用金屬的需求持續增長,使黃金市場的整體需求結構更為多元,亦更具韌性。就此,香港作為具備穩健法律制度、資金自由流動、與國際接軌的金融中心,乘著這戰略東風推動黃金市場發展,正當其時。
許正宇表示,港府現正積極構建制度化、產品多元、與國際接軌的生態圈,並會繼續與業界、監管機構及相關持份者保持緊密溝通,按優次逐步落實工作。這不僅是金融市場的發展工程,更是香港在國際經濟版圖中,深化與實體經濟連結、提升金融基建競爭力的戰略部署。 (hc/u)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