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智能機械人製造商宇樹科技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王興興接受《人民日報》訪問時表示,人形機械人走進生活,行業目前還處於早期階段,公司會先從一些小方面切入,包括科研教育、服務展示、簡單工業應用,以及人工智能公司開發。
但他承認,現時想要在家裡或工廠大規模應用人形機械人,技術水平不太夠,並指最大難題是機械人AI水平沒有突破臨界點,但認為AI領域可能隨時會有突破性進展,技術躍遷十分常見。展望行業發展,他直言很難預估,可能3至5年內會有明顯進步。然而,人形機械人要進入普通家庭需要較長的過程,因涉及倫理道德和安全問題。
相關內容中國七月工業生產同比增長5.7%,低於之前的6.8%。預期增長為5.9%。
對於中國的人形機械人產業,王興興認為具有生產製造優勢,在全球出貨量較多。儘管中國AI人才相對少,長期看競爭力還是非常強。此外,由於生產製造和硬件做得好,中國的機械人企業在成本上相對更有競爭力,使用門檻也更低,有利未來大規模應用。
算力方面,他相信未來會有很多分布式算力,假如一個工廠有集中式算力中心,機械人就可與之連接,集中式算力中心的好處是距離較近,無論是有線還是無線,其通訊帶寬都是足夠,延遲亦很低。如果一個北京機械人連接到上海的算力中心,則延遲太高。(ss/j)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