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在立法會會議上表示,過去一年間,當局分別啟動了洪水橋/厦村第二期、古洞北/粉嶺北餘下階段、新田科技城第一期,以及元朗南第二期4個大型新發展區工程,涉及超過700公頃的發展面積,規模和速度前所未見。
工程優次方面,甯漢豪表示政府已表明的確已放慢了交椅洲人工島的填海工程,暫時不會再投放新的資源啟動新的研究,因此今屆政府亦未有條件於今屆內開展工程或提供一個更具體的時間表。但另一邊廂,議會亦敦促當局早日就龍鼓灘近岸填海及龍鼓灘屯門西一帶提出土地用途建議;另有海濱接駁、加建碼頭、自動電梯等小型工程。
建築成本方面,她指香港曾經在國際建造成本指數排名前3位,而最新公布的數字,本港排名降至第10位,顯示當局在控制建造成本的努力發揮了一定作用。當局會繼續積極推動建造業轉型,推廣建造業使用先進建築方法和物料,再融合數碼科技,採用嶄新項目推展模式,如「組裝合成」和「機電裝備合成」等高效建築技術、推動數碼化和人工智能、建造機械人等。
為進一步加強成本監控和項目管治能力,發展局正聯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積極研究優化工程項目立項前的籌備和構思工作,希望加強對倡議項目的政策局及用家部門在項目選址、用途組合、決定項目規模、設計與推展時間表方面,已經提前研究項目的成本效益,做好項目的整體預算。甯漢豪表示兩個局現正合力制定相關細節及指引,希望今年內可以落實。(ss/u)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