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嘉閣(工商舖)地產董事黃應年指出,踏入2025年不久之際,工商舖物業價格自高位錄得顯著跌幅,有資金遂紛紛趁低吸納,推動上半年整體工商舖交投回暖。至於臨近年中,市場好消息紛至,包括關稅戰緩和,資金流入、IPO大增及拆息大跌利好投資等,料進一步帶動下半年工商舖市道更趨樂觀。
據利嘉閣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截至6月30日為止的2025年上半年,全港共錄得2,238宗工廈、商廈及店舖物業買賣登記,涉及登記金額達322.08億元,較去年下半年的1,794宗及271.67億元分別上升25%及19%;買賣登記量上升,主因是整體經濟穩步復甦、旅客數字回升及息口偏低刺激市場趁低吸納所支持;至於涉及登記總值也相應同步上升。若按年同期的上半年比較,登記量值更分別大升38%及18%。
買賣登記兩連漲 反映工商舖市道築底回升告別低迷
利嘉閣表示,今年上半年2,238宗的工商舖物業買賣登記,除了連升2個「半年度」,創近6個「半年度」新高外,亦擺脫了過去3期持續在不足二千宗以下低位徘徊的頹勢,反映工商舖市道明顯有所反彈亦已築底回升。在工商舖三類物業當中,今年上半年工廈的買賣登記宗數終於突破千宗水平,佔比維持最多,共錄1,232宗,佔整體比率達55%;商廈及店舖則分別錄得498宗及508宗買賣登記,佔比各約22.3%及22.7%。
黃應年表示,整體工商舖市道處於回升勢頭,隨著中美貿易及關稅問題逐步化解,加上東升西降現象持續,資金大量湧入香港,再配合低息環境的憧憬,料可帶動下半年工商舖市道延續升勢。
下半年延續良好勢頭 料成交金額上試390億水平
黃應年預期,今年下半年整體工商舖買賣交投量可保持穩中續升,整體買賣登記量料按半年再升近一成半(14.8%),料達2,570宗水平;涉及成交金額方面,預期商廈及店舖有機會錄得較大額的登記,可望帶動金額升幅跑贏登記量升幅,故料下半年金額可大升逾兩成,上試390億元水平。按工、商、舖三大範疇細分,預期商廈在低基數下升幅較大,下半年買賣登記量看升近35%,望挑戰670宗水平;工廈物業表現料穩中向俏,買賣登記冀微升5.5%,料達1,300宗;至於店舖下半年走勢也趨樂觀,在盛事經濟推動旅客量回升刺激下,料下半年店舖買賣登記量可重上600宗,按半年漲18%。
利嘉閣認為,下半年利好工商舖市道因素將包括:(1)經濟復甦及外資回流:隨著全球經濟回暖,企業投資意欲增加,外國投資者重新看好香港市場,將提升對商業地產的需求;(2)資本市場回暖:港股表現改善及IPO活動大增,下半年望重登世界首位,提升商廈市場信心與吸引力;(3) 減息預期持續:隨著下半年利率有望進一步下調,借貸成本下降,有助刺激投資需求及成交量;(4)「一簽多行」政策恢復:帶動內地旅客人流,利好零售及餐飲舖位租賃與買賣需求,年底有機會推出的「粵車南下」亦是另一契機;(5)政府政策支持:如銳意推動旅遊經濟、若新一份施政報告進一步扶持中小企,如租金補貼或稅收減免等,將為工商物業市場注入活力;(6)新經濟產業帶動需求:電商、物流、高科技等行業擴張,有助推動工廈及新興商業區物業需求上升。
下半年利淡工商舖市道因素則有:(1)地緣政治經濟存變數:全球經濟復甦進度及地緣政治風險(如中美關係)或左右投資者信心;(2)供應過剩壓力持續:部分地區空置率高企,尤其是傳統核心商業區,租金與售價仍受壓;(3) 消費模式轉變:網購普及與數碼轉型削弱實體店舖需求,影響舖位價值與租賃表現;(4)人力資源短缺:人手不足問題可能影響企業的營運效率,進而影響對商業空間的需求。(hc/u)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