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發表研究報告指,香港銀行股在今次加息週期跑贏恒生指數,與前兩次加息週期形成鮮明對比。然而,較長期的美元市場利率已經見頂,歷史先例表明估值會短期內擴張。去年銀行業已錄得強勁的盈利增長,惟估值在去年第四季前一直壓縮,股價低於週期中期估值,股價有望進一步升值。
該行及利率期貨市場預計,美國聯儲局將從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開始降息。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已在年初大幅下跌,目前水平低於3%。該行調低了對銀行的淨息差beta假設,並下調淨息差預期。隨著信貸成本的變化,該行將港銀2022至24年的每股盈測調整-34%至+29%。該行將中銀香港(02388.HK) +0.150 (+0.594%) 沽空 $6.19百萬; 比率 3.949% 剔出「確信買入」名單,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由43.8元下調至33.9元;將渣打(02888.HK) +0.100 (+0.171%) 沽空 $78.98萬; 比率 2.823% 由「買入」下調至「中性」,目標價由83元下調至79元;將恒生銀行(00011.HK) 0.000 (0.000%) 沽空 $6.08百萬; 比率 3.947% 評級從「中性」下調至「沽售」,目標價由150元下調至116元;維持對匯控(0005.HK)的「買入」評級,以及對東亞銀行(00023.HK) -0.060 (-0.609%) 沽空 $49.46萬; 比率 7.457% 和大新銀行(02356.HK) -0.010 (-0.168%) 沽空 $20.48萬; 比率 14.297% 的「中性」評級,目標價分別為70元,11.1元及7.5元。
相關內容《業績前瞻》券商料中銀(02388.HK)去年多賺逾26% 料每股派息增逾兩成
該行認為,最近重新通關為香港銀行提供更多的手續費收入和貸款增長機會,預計到2025年整體手續費收入的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6%,而迎合較好的銀行,即中銀香港、恒生銀行預計將達約9%。另外,在不利的在岸離岸利率差距背景下,該行預計貸款平均約錄中單位數增長。(sl/a)(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3-03-30 16:25。)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