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港通訊> 富達國際發表2025年中期投資展望,富達國際全球多元資產投資管理主管Matthew Quaife 指出,對長線投資者而言,最值得關注的是近期各地政策正推動全球秩序深層分裂。中美將在可控情況下脫鈎,推動貿易和資金沿著新的地緣政策路徑流動。或會令投資者感到困惑,因在過往的波動市況下,投資者一直視美國為相對安全的避風港。在目前的新時代,分散投資於其他地區尤為關鍵。
富達認為,美國出現再通脹的機率約40%,而陷入經濟增長放緩,物價繼續上升的滯脹局面可能性同為40%。同時,隨著美國需求下降,各地生產商爭相為原先出口至美國的產品尋找市場,將促使其他地區落入通縮。若中美貿易關係緩和,將減低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惟前景仍未明。
這使聯儲局進退兩難,若關稅措施放寬及通脹居高不下,富達預期聯儲局今年不會減息,這與市場預期相反,因貨幣政策難以在關稅前景未明下落實。美國存在滯脹風險,投資者正尋求投資其他地區以避險。
Matthew Quaife指,從美國資產外流的資金,部分或會投向歐元,隨著德國加大財政政策,為歐元區經濟帶來復甦潛力。此外,日圓的估值及防守性令其具吸引力。黃金則會持續因應地緣政治局勢而發揮保值作用。
他指出,新興市場股債具吸引力,美元貶值將利好新興市場債,其中巴西及墨西哥債券孳息非常吸引。新興市場股市估值相對偏低,隨著中國內地於人工智能領域取得突破,支持當地股市上揚,帶動整體新興市場向好。中國內地正由世界工廠轉型為全球科技創新推手,有望進一步釋放中國內地科技股的增長潛力。
富達國際基金經理彭添裕表示,亞洲大部分地區通脹持續降溫,近期區內貨幣升值,為各亞洲央行提供更多運用貨幣政策的空間,預期下半年亞洲地區內將有更多減息行動。
彭添裕指,美國貿易政策反覆,持續擴大的聯邦債務規模,促使全球投資者重新平衡投資組合,部分資金從美元和長期美國國債轉向美國以外資產,亞洲各類資產將可受惠於此市場轉變。
彭添裕指,愈來愈多指數公司將亞洲本幣債券納人其全球債券指數,亞洲本幣債券的吸引力將持續提升。區內央行減息及貨幣升值潛力,將提振亞洲本幣債券的需求。 (LF)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滙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