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多家機器人公司向資本市場發起衝擊,包括歡創科技、珞石機器人、斯坦德機器人、卧安機器人、極飛科技、翼菲智能等。
本週,又有一家機器人公司遞交了招股書。
格隆匯獲悉,成都卡諾普機器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卡諾普機器人”)於11月17日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以18C章規則尋求港股主板上市,由國泰海通、國泰君安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
01
位於四川成都,專注於工業機器人領域
卡諾普機器人成立於2012年9月,2025年6月改製為股份公司,總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
目前,卡諾普機器人的控股股東包括李良軍、朱路生、常州鴻志、谷菲、夏輝勝、曾兵及鄧世海,各方通過一致行動協議共同持有公司54.13%的股權。
公司的機構股東主要包括北極光創投、興富投資、雙環傳動、天堂硅谷資本等;在2021年4月的D輪融資中,公司的投後估值約21.05億元。
目前,45歲的李良軍在公司擔任董事長、總經理兼執行董事。他畢業於內江市煤炭技工學校(現稱內江市技工學校),主修煤礦電氣安裝專業。
李良軍擁有近25年的行業經驗,此前曾任職於成都廣泰威達數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朱路生擔任執行董事、副總經理兼研發技術總監先生,他今年44歲,畢業於成都工業學院,主修機電一體化專業。他與李良軍同樣曾在成都廣泰工作多年。
卡諾普機器人是一家工業機器人公司,其產品包括:1、工業機器人,涵蓋六軸工業機器人、四軸工業機器人,並選擇性地擴展至全系列;2、協作機器人;3、具身智能機器人。
目前,公司的工業機器人產品組合涵蓋超過70個型號,在焊接方面具備核心優勢,同時也提供多功能能力,例如切割、打磨、精密加工、衝壓、搬運與碼垛、裝配等。
公司的機器人產品下游應用領域廣泛,包括金屬及機械加工、汽車及零部件、電子產品、新能源、消費品及醫療健康。
公司在四川成都營運一個自有的生產基地,2024年設計產能約5000台。
六軸工業機器人
公司的六軸焊接工業機器人包括20多種型號,負載能力從6公斤到360公斤不等,臂展從700毫米延伸至3500毫米。
四軸工業機器人
公司的四軸工業機器人產品組合主要包括四軸碼垛機器人、水平關節機器人系列,涵蓋十多種不同型號。
協作機器人
公司的協作機器人旨在與人類操作員協同工作,通過執行需要人機交互的任務,如輕型物料搬運和組裝任務,提高安全性和效率。
公司的協作機器人採用輕量化結構設計,總重約23公斤,可以輕鬆部署到不同的工作站,並實現快速換線。
具身智能機器人
公司的具身智能機器人系列,包括靈爍工業人型機器人、靈迅工業 AI 複合機器人、冷焊系列及工業具身智能機器人,旨在滿足下一代智能製造的需求。
02
2023及2024年淨利潤下滑,面臨一定的應收賬款壓力
近幾年,得益於產品矩陣的擴張,卡諾普機器人的收入有所增長。
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1-6月(報告期),公司的收入分別為1.97億元、2.22億元、2.34億元、1.56億元,分別錄得淨利潤2830萬元、170萬元、-1290萬元、840萬元。
報告期內公司的毛利率分別為27.5%、27.1%、30.4%、32.4%。
招股書稱,公司收入增長主要由於從焊接機器人擴張至較全的產品矩陣,以及海外市場的戰略性擴張等。
公司毛利率整體有所提升,主要是由於:
1、產品組合進行調整,轉向(a)新推出系列或旗艦型號的工業機器人,其功能增強且整體毛利率持續改善;(b)技術先進且毛利率相對較高的具身智能機器人;
2、更高銷量產生規模經濟效益等。
2023及2024年,卡諾普機器人的淨利潤有所下滑,主要是因為銷售費用大幅增長,主要原因包括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開支增加、差旅開支增加等。
從收入構成來看,卡諾普機器人的收入主要來源於六軸機器人。2025年上半年,六軸焊接工業機器人的收入佔比約55%,六軸多功能機器人的收入佔比約25.9%。
公司來自四軸機器人、協作機器人、具身智能機器人的收入目前佔比雖然不高,但是整體佔比是有所提升的。
為拓展產品線,卡諾普機器人需要持續投入研發,報告期內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7.1%、16.2%、15.4%、11.6%。
採購端,卡諾普機器人從國內採購RV、諧波減速器、伺服電機、通訊及控制芯片、外殼和壓鑄部件等,公司的五大供應商均位於中國。
銷售端,公司的客户羣涵蓋了金屬及機械加工、汽車及零部件、電子、新能源、消費品和醫療健康等行業。
2024年,公司來自海外的收入佔比為10.5%,主要涵蓋歐洲、東南亞、拉丁美洲、南亞及北美地區。
值得注意的是,卡諾普機器人也面臨一定的應收賬款壓力。截至各報告期末,公司的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分別為7500萬元、1.01億元、1.14億元、1.42億元,應收款項週轉天數分別為98天、125天、146天及120天。
當然,公司的應付賬款金額也較大,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的貿易應付款項及應付票據約2.23億元。
2023年和2024年,卡諾普機器人的經營活動現金淨額為-3088萬元、-1776萬元。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賬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37億元,而2022年底約1.89億元。
儘管公司現金情況並不樂觀,2023年公司仍派付股息300萬元。
03
202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的市場規模約467億元,面臨埃斯頓等公司的競爭
工業機器人可根據應用場景分為焊接機器人、精密加工機器人、搬運和碼垛機器人、螺絲鎖付機器人及其他類型。
根據產品類型,工業機器人可分為多關節機器人、協作機器人、並聯機器人、工業移動機器人及其他。
工業機器人行業上游環節的主要參與者提供核心部件,包括控制器、減速器、伺服電機、傳感器等。
中游涵蓋機器人制造商與系統集成商,負責組裝焊接機器人、精密加工機器人、搬運和碼垛機器人、螺絲鎖付機器人等工業機器人,並提供集成自動化解決方案。系統集成商則開發定製化機器人應用解決方案。
這些集成解決方案應用於金屬及機械加工、汽車及零部件、消費類電子產品、快消品、半導體設備、醫療健康、新能源等下游終端領域。
目前,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呈現高速增長態勢,市場規模從2020年的315億元擴大至2024年的467億元,期間複合年增長率達10.4%。
隨着下游應用場景及市場需求持續擴大,預計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加速,從2025年的527億元增長至2029年的931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5.3%。
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呈現高增長態勢,從2020年的740億元擴大至2024年的1016億元,期間實現8.3%的複合年增長率。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以2024年的收入計算:
1、卡諾普機器人在所有中國焊接機器人制造商中排名第一;
2、公司在中國市場金屬及機械加工工業機器人領域收入規模位列第三。
目前,國內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其他參與者還包括埃斯頓、匯川技術、新鬆機器人、埃夫特、廣州數控、節卡機器人、遨博智能、珞石機器人、李羣自動化、佳士科技等。
總體而言,卡諾普機器人在焊接機器人領域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目前尚未形成規模效應,利潤情況並不穩定,且銷售費用大幅增長,導致公司2023年及2024年淨利潤下滑;此外,公司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雙高,面臨一定的資金週轉壓力。
未來,公司能否持續提升產品競爭力,平衡好產品研發與市場銷售,改善財務狀況,格隆匯將保持關注。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