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東吳證券研報稱,從一般性存款向非銀存款轉化的貢獻看,居民和企業存款“搬家”和銀行同業業務共同推動非銀存款增加,從存款“搬家”驅動看,居民部門定期存款或是2025年7月至8月“資金入市”的主力,2025年以來存款“搬家”更多表現為定期存款“活期化”,並且2025年至2026年定期存款仍處於活期化高峯期,存款資金的具體流向還取決於風險偏好的變化,若股票市場賺錢效應繼續提升,偏股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收益率相比理財產品收益率優勢繼續提升,定期存款“活期化”或推動資金增配權益類資產,帶動股市流動性進一步向好。從非金融企業和居民部門新增定期存款的絕對規模來看,2022年至2023年期間是存款定期化的高峯,隨着2025年二季度再度落地“降準降息”以及風險資產預期回報率上升,居民超額定期存款從6月末開始進入釋放期,2025年7月至8月合計減少4,801億元,然而大規模的定期存款活期化或存款“搬家”高潮或尚未到來。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