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人行今日(7日)宣布降息降準,東吳證券上日(6日)發表報告指,就內地貨幣政策變局:如何理解「降準降息」的邏輯,從總量寬鬆邏輯看,「降準」和「降息」落地的著眼點是穩定經濟增長,「穩增長、穩預期、穩信心」的訴求前置需要貨幣政策加大寬鬆力度,提振內需、穩定預期和信心,「適時降準降息」不僅可以穩定內需、而且也有利於實現外部均衡,同時當前中國的收益率曲線已經較為平坦,「降息」有利於修正10年期和30年期等長端利率隱含著經濟增長預期,同時在暫停國債買賣的情況下,通過調降短端利率,打開曲線陡峭化的空間。
第二是從結構工具看,內地貨幣政策工具箱中,數量型工具與價格型工具始終並存,總量寬鬆也要求結構性政策提供更多的量化指導,該行料新一輪支持科技創新、擴大消費、穩定外貿等領域的新型再貸款或循序漸 進創設,豐富貨幣政策工具箱。
第三是政策性金融工具或適時創新而生,為落地4月份中央政治局會議表述,政策性金融工具或在科技創新、擴大消費、穩定外貿等三個方面通過長期低息專項貸款、專項建設基金、政策性擔保等方式來提供金融支持,並且政策性銀行或繼續擴大政策性金融債發行規模融資,不排除2025年通過PSL為政策性銀行提供資金支持。
相關內容《大行》中銀國際降招商銀行(03968.HK)目標價至53.82元 維持「買入」評級
東吳證券指,2015年化行在第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正式提出建構「利率走廊」,經過2015年至2020年的實踐,貨幣政策實踐逐步培育形成以「超額存款準備金率為下限、常備借貸便利(SLF)利率為上限」的「利率走廊」機制。
過去10年「利率走廊」實踐,提示貨幣政策應選擇一種政策工具利率作為主要的政策利率,並以此為操作目標,將操作目標、政策利率和貨幣政策工具利率合而為一,更加有利於貨幣政策傳導。基於2015年至2024年的多年嘗試,最終2024年6月份之後,人行選取7天期逆回購利率作為主要政策利率體系,以此影響市場利率,而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則從MLF利率加點變革為7天期逆回購利率加點,確認了主要政策利率工具。
此外,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今早在介紹「一攬子金融政策支持穩市場穩預期」有關情況時宣布,降低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下調政策利率0.1個百分點,即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從目前的1.5%調降至1.4%,預計將帶動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同步下行約0.1個百分點。下調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0.25個百分點,包括:各類專項結構性工具利率、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均從目前的1.75%降至1.5%;抵押補充貸款(PSL)利率從目前的2.25%降至2%。(wl/da)
相關內容《大行》中銀國際升光大銀行(06818.HK)目標價至3.97元 維持「買入」評級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