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指,供應是令本港住屋變得可負擔的最重要因素,由於近期樓市供應短缺,令該行基本情境下今明兩年的物業價格上升。不過,若政府有任何重大公告,或供應量增速加快,大摩稱本港地產股可能會遭到降級。
《路透》早前引述三位主要發展商和一位知情本港特區政府顧問報道,本港發展商獲告知,要運用資源及影響力維護國家利益,更要回饋社會,協助解決住屋短缺問題。大摩今年4月曾發表報告,稱最差情境為政府公布積極的供應目標,例如供應由目前的每年3.5萬個,增至超過10萬個。在此情境下,本港樓價至明年底估計或會下跌20%。至於基本情境下,今年樓價預測會上升9%,明年則升5%。
相關內容《大行》瑞銀降新地(00016.HK)評級至「中性」目標價96元
該行認為,供應是壓抑樓價上升及令住屋可負擔的最有力工具,而三個潛在解決供應的方案為農田轉換、填海和增加地積比。其中農田轉換近期已有所加快,如新地(00016.HK) +1.900 (+2.049%) 沽空 $5.09千萬; 比率 31.167% 收購了古洞新發展區首塊公開招標農地(歷時15年規劃)。
大摩提到,雖然本港發展商的基本面較收租股為佳,但發展商面對的監管壓力更大。發展商中,該行喜好新地、嘉里(00683.HK) +0.440 (+2.202%) 沽空 $33.39萬; 比率 4.086% 及信置(00083.HK) +0.050 (+0.493%) 沽空 $1.97百萬; 比率 13.846% ,多於恒地(00012.HK) +0.420 (+1.551%) 沽空 $8.32百萬; 比率 20.960% 、長實(01113.HK) +0.560 (+1.505%) 沽空 $7.36百萬; 比率 21.687% 及新世界(00017.HK) +0.100 (+1.364%) 沽空 $1.25百萬; 比率 3.744% ,但強調任何監管風險將影響所有發展商,料或導致降級。(ek/da)(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5-10-20 12:25。)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