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發表研究報告指出,MSCI香港今年至今累跌18%,表現欠佳。展望明年,在全球通脹放緩、債券孳息率和美元走低,以及美國自第三季起減息的情況下,相信MSCI香港指數可獲重評。與亞太區及內地情況一致,預期在防疫措施放寬及低基數效應下,本港明年盈利前景應較2022年正面,意味著明年將有更好的回報。惟在此之前,市場對全球衰退的憂慮應會主導市場,並為明年開局帶來挑戰。
該行將明年底MSCI香港指數目標定為10,300點,意味著較目前水平有約一成的上升空間。以MSCI香港和MSCI中國預期回報的加權平均值來計算,予恒指明年底目標22,100點。
相關內容《大行》滙豐:本港公用股最偏好中電(00002.HK) 下調電能(00006.HK)評級至「持有」
此外,瑞銀首選友邦(01299.HK) 0.000 (0.000%) 沽空 $4.10億; 比率 20.224% 、金沙(01928.HK) 0.000 (0.000%) 沽空 $1.93億; 比率 30.010% 、新秀麗(01910.HK) 0.000 (0.000%) 沽空 $3.14千萬; 比率 29.561% 、長和(00001.HK) 0.000 (0.000%) 沽空 $3.93千萬; 比率 19.803% 、香港電訊(06823.HK) 0.000 (0.000%) 沽空 $1.49千萬; 比率 15.507% 、長建(01038.HK) 0.000 (0.000%) 沽空 $9.33百萬; 比率 14.383% 、新地(00016.HK) 0.000 (0.000%) 沽空 $1.73億; 比率 42.573% 及港交所(00388.HK) 0.000 (0.000%) 沽空 $1.52億; 比率 7.302% 共八隻股份(目標價及評級見另表)。當中,看好友邦、金沙及新秀麗作為重新開放的受惠者。另看好長和、香港電訊及長建具防禦性和高股息率。而港交所則會成為互聯互通擴張下的主要受惠者。
長遠而言,該行預期北部都會區將成為未來廿年最大的項目之一,並為私營部門創造投資機會,而在北部都會區範圍內有大量土儲及資產組合的公司如新地,或將受惠於區內更好的基建連接、就業機會增加(特別是創科領域)、住屋需求更高,以及房屋開發加速。(jl/u)(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5-07-07 16:25。)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