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發表中國市場策略報告,中國出口的故事已發生轉變,市場過去認為中國出口商只是為發達市場消費者提供低成本、低附加值產品的觀念已經不合時宜。如今,中國越來越多地將產品銷售至新興市場作為最終目的地,在高端製造領域取得全球市場份額,並向世界輸出服務、知識產權和文化。
該行指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影響與受益者:(1)GDP與GNP之間的差距可能進一步擴大;(2)匯率升值壓力將逐步累積;(3)企業盈利將越來越不依賴於國內經濟增長;(4)透過資本市場進行海外投資與擴張的融資需求將上升;(5)一批「中國出海領軍企業」正在崛起,該行篩選出25家中資股(獲得高盛「買入」評級、橫跨12個行業)具備全球競爭實力並能把握海外機遇的公司。這些公司去年平均有34%的收入來自海外,且海外收入佔比較2021年累計提升了9個百分點。
相關內容《大行》花旗微降小米(01810.HK)目標價至65元 第三季業績或略遜預期
高盛列出具備強勁全球競爭力的中資股名單,相關股份均獲「買入」評級:
股份
阿里-W(09988.HK) -0.400 (-0.234%) 沽空 $10.49億; 比率 12.406%
寧德時代(300750.SZ) +0.250 (+0.063%)
拼多多(PDD.US)
小米集團-W(01810.HK) -0.920 (-2.048%) 沽空 $8.39億; 比率 12.743%
比亞迪(002594.SZ) -0.670 (-0.641%)
美的集團(000333.SZ) +1.300 (+1.747%)
中際旭創(300308.SZ) +0.040 (+0.008%)
攜程(TCOM.US)
邁瑞醫療(300760.SZ) -3.180 (-1.427%)
百濟神州(688235.SH) -5.670 (-1.961%)
相關內容《大行》滙豐研究因應市場競爭加劇 降百濟神州(ONC.US)收入預測及目標價
快手-W(01024.HK) -1.600 (-2.107%) 沽空 $4.29億; 比率 31.523%
順豐控股(002352.SZ) +0.210 (+0.515%)
國電南瑞(600406.SH) -0.540 (-2.166%)
三花智控(002050.SZ) -1.470 (-2.774%)
瀾起科技(688008.SH) +1.440 (+0.939%)
寶鋼(600019.SH) +0.150 (+2.119%)
隆基綠能(601012.SH) +0.800 (+3.848%)
濰柴動力(000338.SZ) +0.220 (+1.549%)
海螺水泥(600585.SH) -0.040 (-0.171%)
領益智造(002600.SZ) -0.140 (-0.865%)
聯影醫療(688271.SH) -4.300 (-2.934%)
國軒高科(002074.SZ) +0.140 (+0.304%)
新產業(300832.SZ) +0.340 (+0.561%)
甘李藥業(603087.SH) -1.540 (-2.157%)
恩捷股份(002812.SZ) +1.290 (+2.994%)
(wl/da)(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5-10-30 12:25。) (A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
相關內容《大行》中銀證券:先進製造業、AI、新能源、航空航天及數字基礎設施等有望成「十五五」規劃主線受益者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