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美國減息及香港政局主導今年股市走勢,恆指成分股全年表現反覆,50隻成分股中有32隻上升,中資醫藥股表現突出,中生製藥(01177.HK) -0.050 (-0.705%) 沽空 $1.02億; 比率 22.691% 為升幅最大藍籌,全年累升111%,手機零件股舜宇光學(02382.HK) -0.200 (-0.247%) 沽空 $1.89億; 比率 31.515% 全年累升93.8%排第二位,而石藥(01093.HK) -0.090 (-1.157%) 沽空 $1.41億; 比率 12.771% 位列藍籌升幅榜第三位,全年累升64.4%。
科網巨擘騰訊(00700.HK) -11.000 (-1.677%) 沽空 $12.15億; 比率 11.502% 全年累升19.6%,跑贏恆指同期的9.1%。全年表現較弱股份依次為中石油(00857.HK) +0.010 (+0.125%) 沽空 $9.38千萬; 比率 17.803% 、中石化(00386.HK) -0.010 (-0.236%) 沽空 $3.57千萬; 比率 11.851% 及信置(00083.HK) +0.040 (+0.406%) 沽空 $5.25百萬; 比率 10.670% ,三間公司全年累計跌幅為15.6%至18.2%。
相關內容《大行》摩通維持中電信(00728.HK)「增持」評級 通信服務收入放緩符預期
國指成分股方面,除中生製藥外,國指新貴安踏(02020.HK) -3.750 (-4.271%) 沽空 $4.56億; 比率 25.267% 及融創中國(01918.HK) 0.000 (0.000%) 沽空 $4.60百萬; 比率 4.271% 亦為國指升幅三甲,全年分別累升85.8%及82.6%。中車(01766.HK) +0.010 (+0.152%) 沽空 $6.33百萬; 比率 9.352% 為全年表現最弱國指成分股,全年累跌25.7%,比亞迪(01211.HK) -0.900 (-0.851%) 沽空 $1.37億; 比率 9.969% 及中電信(00728.HK) -0.030 (-0.537%) 沽空 $4.77千萬; 比率 11.064% 亦各跌22.2%及19.8%。
【舜宇受惠升級 憧中生推新藥】
藍籌股全年升幅最大股份為中生製藥,全年股價累升111%。中國去年推動藥物帶量採購,市場擔憂藥價下跌,導致該股去年股價大挫44%,該股1月初延續弱勢低見4.53元,但市場消化集中採購新政影響,隨著腫瘤科藥品銷售強勁及研發產品陸續推出,市場對公司未來增長前景轉趨正面;該股1月下旬展開升浪,至9月初見12.24元全年高位後反覆。券商預期新階段帶量採購下,中生製藥仍可保持乙肝藥恩替卡韋市佔,憧憬公司未來推出的創新產品和新仿製藥儲備足以抵銷藥品集採影響。
相關內容《大行》大摩列出港股焦點股名單(表)
藍籌股升幅第二大股份為舜宇光學,該股今年股價累升93.8%。該股去年受中美貿易戰影響累跌逾三成,今年年初低位58.55元反彈,至4月中曾高見109.6元,但其後受華為被美國制裁影響,至5月下旬股價曾逾一個月內累跌四成(一度低見65.15元)。但全球對多鏡頭模組及鏡頭需求增長、及iPhone銷情再帶動股價,並在12月股價重上140元樓上。券商認為5G推動下,智能手機和光學行業將重回良好增長,手機光學仍朝著多攝、像素提升等方向升級。
【石藥估值重評 安踏潤啤銷售增】
石藥股價全年累升64.4%,為升幅第三大藍籌股。該股去年股價跌28.4%,並於年初見9.9元全年低位。但公司對核心創新及仿製藥增長樂觀,並在中期業績中提及將有更多產品推出,加上第三季收入及盈利表現強勁,均推動股價上升,至11月中股價見21.8元高位,較1月初最低位累計曾反彈1.2倍。公司管理層目標在2019至2022年推出70種新產品,當中15至20隻產品銷售有力達至逾10億元人民幣。市場料創新及仿製藥可助公司產品組合多元,支持進一步估值重評。
相關內容《大行》花旗:聯通(00762.HK)第三季業績遜預期 維持「買入」評級
安踏及融創中國均為國指成分股升幅榜三甲股份,升幅分別為85.8%及82.6%。安踏收購Amer Sports可望順利完成,公司看今年穩步快速增長,各業務均表現出色,公司於12月初發盈喜,撇除併入Amer Sports事項後,公司料今年度純利增長至少45%。增長主要是由於安踏品牌及其他品牌產品銷售持續強勁增長,以及受零售業務的貢獻增加和經營開支比率相對穩定影響。融創中國第四季升幅顯著,內地憧憬中央對樓市政策採放鬆政策,投資者預期政策調整的空間加大,而公司盈利增長穩健,且估值處於低位。
【中石油最弱勢 匯控中移造淡】
中石油股價全年累跌18.2%,為年度表現最弱藍籌。公司業績受下游業務疲弱、勘探及開採業務疲弱及進口天然氣虧損上升影響,同時受到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何時成立、三大油股如何達成資產注入協議消息所困擾。
相關內容《大行》高盛:中石油可調整原油採購策略以緩解附屬被制裁影響
中移動(00941.HK) +0.350 (+0.411%) 沽空 $2.14億; 比率 14.375% 全年累跌13.1%。市場認為公司中期業績遜預期,今年分派指引令人失望,公司上客增長放緩及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跌幅加快,攜號轉台亦對中移動帶來負面影響,而5G將於2020年商用,市場關注其將面臨成本因素影響。
滙控(00005.HK) +4.500 (+4.412%) 沽空 $6.11億; 比率 19.212% 今年亦跑輸大市,累計跌幅為6.1%。市場關注該行業務被香港經濟拖累,且在公布中期業績時宣布「臨陣易帥」,上任僅約年半的行政總裁范寧即時離任,10月又傳出集團為削減成本計畫裁員1萬人,令人關注其未來營運前景。
另邊廂,騰訊今年累升19.6%,跑贏恆指。騰訊雖有網遊《和平精英》貢獻流水,但市場關注《王者榮耀》等遊戲增速放緩,手遊業務復蘇動力遜預期,廣告業務亦受宏觀經濟拖累。中國另一科網股巨擘阿里巴巴(09988.HK) -2.600 (-1.498%) 沽空 $13.43億; 比率 9.975% 11月底於香港作第二上市,當日市值超過4萬億元,取代市值逾3.2萬億元騰訊(00700.HK) -11.000 (-1.677%) 沽空 $12.15億; 比率 11.502% 成為本港最高市值的上市公司。(fc/w)(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5-10-28 16:25。)
相關內容石藥集團(01093.HK)附屬石藥創新首三季虧損2,405萬人民幣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