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發表中國石油行業報告,今年第二季度以來,中國原油進口量與加工量相繼步入按年下滑區間,但在海外製造業復蘇「強預期」和中東地緣風險的主導下,第二季國際油價依然表現偏強,市場對於中國原油加工放緩和成品油需求轉弱的關注度也較有限。隨著7月美國失業率抬升並觸發「薩姆規則」,疊加下半年以來歐美製造業PMI再次回落至榮枯線下方,美經濟衰退交易驅動投機拋售,布倫特油價大跌至每桶70至75美元,也促使市場重新審視全球石油需求的實際情況,中國原油加工與油品消費的「弱現實」開始受到較多關注。
該行認為年初以來國內成品油的實際消費或好於表觀數據,以航空煤油為主導的出行用油或有望主導需求增長。但由於柴油、瀝青等工業用油需求隱憂浮現,後續表現仍存不確定性,該行判斷可能為今年國內石油需求增長空間帶來每天25至30萬桶的下調風險。能效提升大勢下,中國的單位GDP石油需求強度或繼續降低,在全球石油需求側扮演的角色或逐步從增量貢獻轉向存量影響。
往前看,中金認為國內汽油消費或已確認步入平台期,但向下拐點仍待觀察,預計2024年汽油消費按年升1.5%,對應按年增量約為5萬桶/天。一方面,今年中國燃油乘用車保有量或按年增加1.1%,疊加對新能源車的購買需求進一步從純電車向混動車傾斜;對汽油消費而言,相比純電車直接擺脫汽油依賴,混動車更多為降低能耗。該行測算在今年1至7月,混動車對純電車的銷量替代或減少了中國汽油消費中約190萬噸的新能源替代。
中金指,由於內地工業用油表現不及預期,該行判斷2024年國內石油需求按年增量空間或存在25至30萬桶/天的下調風險。此外,該行初步觀察年初以來國內原油庫存變動或仍延續以往節奏,對於需求側的邊際影響或相對有限。(wl/a)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