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據證券時報,“金價零售價格超過600元/克,但實際上國內黃金現貨實物價格在477元/克左右,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在於國內黃金飾品的熱銷。”光大期貨研究所有色金屬總監、貴金屬資深研究員展大鵬表示,“這也意味着國內黃金現貨出現一定緊張情緒。另外,今年以來以人民幣計價的黃金呈現震盪上揚態勢,相比海外金價有一定溢價,因此從投資屬性出發也可以理解國內金價的熱銷與升水。”他説。展大鵬認為,美聯儲9月暫停加息的概率幾乎確定,但11月再次加息概率隨之上升,如果後期能得到9月通脹數據的驗證,則會更加明確,因此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尚存一定的利空因素。對於國內黃金而言,市場多數投資者已然關注到國內金價的溢價表現,我認為當市場產生一致性預期之時,不合理價差往往並不持續,不宜追高參與。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