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央視新聞發文稱,最近,北向資金的“風向標”作用靈還是不靈,引發了投資者的眾多討論。還有不少投資者表示,前一段流出多,是外資在看空中國A股。這麼説有依據嗎?有這樣幾個問題需要先弄清楚。1)最新數據顯示,北向資金持有的境內人民幣股票資產約為2.23萬億元,佔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約為3.2%。而相比之下,公募基金持有A股股票市值6.20萬億元,佔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約為8.9%。從數據上看,北向資金的資金規模,在A股的市值中,佔比有限。對A股的影響程度,甚至要排在我們自己的公募基金之後。2)除了北向資金,QFII和RQFII也是外資近年來在不斷加碼的方式。近年來外資申請並獲批QFII、RQFII的步伐一直在加快,過去3年進入中國的外資投資機構數目,較此前十年翻了一番。這就相當於,通過兩條水管給水池注水,我們只關注到了其中的一條水管,而另一條我們沒關注的水管,還在不斷加大。那麼,我們就不能只通過一條水管的水量變化來判斷整體走勢。3)北向資金,能代表外資多空情緒嗎?如果用一個簡單的詞形容,那就是不能!確切地説,北向資金不能全面代表外資多空情緒,準確性不足。我們通常把北向資金看做一個整體。但是,事實上,這部分資金也是由數以萬計的賬户組成。具體到每個賬户如何投資,還是要看投資者自己對股票市場的判斷,因此這個判斷也是因人而異。所以,北向資金每天顯示的資金流入流出情況,也不能説就完全代表外資的一致看法。此外,北向資金的構成十分複雜,無法從資金流動數據推斷出,具體哪類投資者在買還是賣。北向資金賬户中,既有長線配置型和短線交易型資金,也有主動管理型及被動跟蹤型資金。僅僅從彙總後的資金流動數據中並無法推斷出每一類投資者的交易方向。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