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評級表示,美國關稅政策正打擊中國及亞太(APAC)其他地區的出口,但預測該區的增長仍會高於其他地區。雖然美元疲軟,加上部分央行有能力下調政策利率,將紓緩全球需求放緩的影響,但一些不利因素已開始影響多個國家的財政整頓行動。
惠譽認為,各國要減低主權信用狀況受到衝擊的影響,關鍵在於其應對全球需求疲弱和不確定性的政策。雖然亞太地區的通脹普遍受控,但部分政府仍增加開支以支援當地家庭應對高生活成本,正反映國內經濟活動疲弱。該機構又認為,近期尼泊爾、印尼與菲律賓等國的激烈抗議活動,將進一步對國家的財政支出構成壓力。
部分國家可以藉當地龐大的資本市場為政府的財政赤字融資,但多數國家的財政緩衝空間已見縮減。在新冠疫情期間債務水平大幅攀升後,各國的財政整頓力度整體較溫和。
惠譽指,多數亞太區的主權評級展望均維持「穩定」,只有泰國的評級展望為「負面」,因該國長期政治不確定性加劇公共財政風險,而且亦面臨全球需求放緩、旅遊業復甦延遲及家庭去槓桿等不利因素。
年初至今,惠譽將巴基斯坦評級從「CCC+」調升至「B-」,烏茲別克從「BB-」調升至「BB」,反映兩國的改革進程,以及巴基斯坦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支持及其融資能力。
另外,惠譽於四月將中國的評級從「A+」下調至「A」,因預期公共財政將持續疲弱,且在經濟轉型期間公共債務快速攀升。(ss/a)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