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走高,滬指續創10年新高。滬指收漲0.71%報3950點,深證成指漲2.02%,創業板指漲3.57%,科創50指數漲4.35%。
全市場成交額1.99萬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量3309億元,超3000股上漲。
盤面上,存儲芯片、半導體板塊爆發,CPO、PCB、電子元件板塊活躍;商業航天板塊走高,AIPC、電子化學品及激光雷達等板塊漲幅居前。煤炭板塊回調,燃氣股普跌,房地產服務、油氣設服、公用事業及免税等板塊跌幅居前。
具體來看:
存儲芯片、半導體板塊爆發,佰維存儲、拓荊科技、匯成股份、德明利等多股漲停,寒武紀漲超9%。消息面上,十五五明確提出科技自立自強,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並搶佔科技發展制高點。三星電子與SK海力士宣佈芯片提價30%。摩根士丹利預測,人工智能熱潮下,存儲芯片行業預計迎來“超級週期”。
消費電子板塊大漲,環旭電子、春秋電子漲停,和而泰漲超8%,立訊精密漲超6%。消息面上,蘋果計劃於2026年底推出一款與Meta雷朋智能眼鏡相抗衡的AI眼鏡產品,內並搭載蘋果自研的全新芯片。iPhone 17仍需求強勁,蘋果將於美東時間10月30日發佈財報,高盛績前力挺,預計蘋果營收與每股收益(EPS)均將超市場共識。
商業航天板塊走強,航天智裝、達華智能、中國衛星、中天火箭等漲停。消息面上,四中全會公報發佈,相較於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本次公報新增了航天強國。信達證券認為,在政策與產業多重催化下,商業航天產業正進入提速發展階段。
煤炭板塊回調,安泰集團跌停,雲煤能源、陝西黑貓、遼寧能源跌超9%。華源證券指出,近期行業通過“查超產”的形式展開反內卷,此次供給端政策效果顯著,在煤炭需求端受宏觀環境及新能源替代趨勢影響的背景下,政策對供給端形成的拐點式收縮作用,或將是煤炭價格企穩上行的關鍵性變量及長期積極因素。
油氣設服走弱,準油股份跌超7%,通源石油、科力股份跌超4%。消息面上,國際能源署(IEA)在最新月報中表示,全球原油市場正面臨比預期更大的供應過剩,大量原油運往主要儲存樞紐後,全球庫存將很快上升。IEA預計,今年全球原油供應將增長300萬桶/日,明年增長240萬桶/日,較此前預測分別上調30萬桶/日。相較之下,全球需求增速預計僅為71萬桶/日和69.9萬桶/日,明顯落後於供應增長。
展望後市,華金證券指出,長期視角下,A股中長期慢牛趨勢可能進一步穩固。一是盈利預期可能繼續改善:會議可能導致週期、科技盈利增速結構性回升。二是積極的政策可能進一步提升A股估值。
短期視角下,A股可能延續震盪偏強的慢牛走勢。一是會議強調完成今年經濟增長目標,對短期盈利預期可能有提振。二是會議可能進一步提升短期流動性寬鬆預期:年底經濟增長目標完成的需求下央行仍可能降息降準。三是可能提升市場風險偏好。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