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中信証券在研報中指出,觀察到最近國內和海外存在三個市場流動性特徵。特徵一:ETF資金流向明顯分化,寬基減而行業/主題增,A股減而港股增;從各類ETF持有人以及FOF委託人持倉結構來看,上述資金行為反映出機構配置型資金還是有明顯的高切低特徵,而近期的強趨勢板塊主要還是主動選股型資金驅動。特徵二:市場或步入2021年以來主動型公募產品最後一輪密集申贖換手階段,伴隨機構重倉的核心資產上漲,前述產品有望逐步消化贖回帶來的壓力,對應的機構票或是下一輪產業趨勢以及經濟回暖過程中的配置重心,過去幾年重小輕大、規避機構持倉票的策略模式可能不再成立,迴歸核心資產正成為現實。特徵三:海外高債務資金利率和央行被動的降息壓力共存,歐美國家在高債務資金利率的環境下被迫步入降息週期,中國製造業在全球競爭當中的壓力在減緩,反內卷的大趨勢下,未來中國製造業把份額優勢轉變成定價權、進而轉變為利潤率長期回升,是中長期可以預見的最重要的基本面線索之一,人民幣資產吸引力在持續提升。在配置策略上,我們建議淡化市場波動、調整持倉結構,繼續聚焦消費電子、資源、創新藥、化工和遊戲等結構性機會。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