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9月29日,香港金融管理局發佈《貨幣與金融穩定情況半年度報告》。報告指出,香港銀行業於回顧期內仍然保持穩健。零售銀行整體税前經營溢利在2025年上半年較2024年同期增長13.4%。盈利增長主要得益於外匯和衍生工具業務的收入,以及收費和佣金收入的增加,抵銷了持有作交易的投資收入的減少。整體而言,銀行的資產回報率於2025年上半年上升至1.27%,2024年同期則為1.19%。
香港銀行業回顧期內保持穩健
部分反映港元利率於回顧期內下跌,零售銀行的淨息差由2024年同期的1.51%收窄至2025年上半年的1.47%。
報告指出,由於今年5月銀行體系總結餘擴張,港元流動性轉趨寬鬆,導致短期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在上半年大幅下跌。例如,三個月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在2025年上半年下跌269個基點,達至2025年6月底的1.68%。然而,隨着銀行體系總結餘在弱方兌換保證於6月下旬起至8月中被觸發後減少,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已自此開始回升。
香港銀行業的資本維持充裕。本地註冊認可機構的綜合總資本比率在2025年上半年末處於24.4%的高位,遠高於8%的國際最低標準。此外,本地註冊認可機構的非風險為本槓桿比率於2025年6月底錄得7.9%的穩健水平,超過3%的法定最低水平。
報告稱特定分類貸款比率在回顧期內仍然面對上升壓力,但銀行業整體資產質素風險維持可控及銀行撥備充足。認可機構的總特定分類貸款比率由2024年12月底的1.96%微升至2025年6月底的1.97%。認可機構的逾期及經重組貸款比率亦由2024年12月底的1.55%上升至2025年6月底的1.58%。
家庭資產負債情況健康
個人貸款方面,家庭負債在2025年上半年增長1.8%,增幅大於2024年下半年的0.6%。數據細分顯示,隨着期內住宅物業交易增加,住宅按揭貸款的增長率在2025年上半年上升至1.2%。同期,私人貸款增長上升至3.1%。
香港金管局一直密切監察家庭負債。大部分家庭負債為受宏觀審慎政策框架規管的住宅按揭貸款,以及受銀行審慎及有效的信貸風險管理措施管控下,為財富管理客户提供的有抵押貸款。此外,金管局也要求銀行在批核信用卡及個人無抵押貸款時,須採用審慎的標準。總體而言,香港金管局認為家庭資產負債情況健康,相關信貸風險在控制範圍內。
中小企貸款狀況大致保持穩定
本地公司貸款在2025年上半年增長2.4%,是自2023年上半年以來首次錄得半年度正增長。向電力及氣體燃料業、信息科技業及製造業發放的貸款錄得較高增長,而向運輸及運輸設備業以及建造及地產業發放的貸款則温和下跌。
中小企貸款狀況需求層面的調查顯示,中小企貸款狀況大致保持穩定。在2025年第2季,35%的受訪者認為貸款批核較困難,該比例處於正常範圍。
香港金管局與銀行業繼續支持中小企,以應對不斷變化的營商環境。因應全球貿易爭端以及外圍不明朗因素,額外支援措施已於4月8日推出,以進一步協助不同行業中小企獲取銀行融資和升級轉型。參與“中小企融資專責小組”的18家銀行預留的中小企專項資金已增加至超過3900億港元。
報告還指出,銀行業的中國內地相關貸款總額由2024年底的38,730億港元(佔總資產的12.2%)增加3.9%至2025年6月底的40,230億港元(佔總資產的12.0%)。認可機構的內地相關貸款的總特定分類貸款比率55由六個月前的2.37%下降至2025年6月底的2.16%。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智通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