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8月28日,香港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視察“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深圳落地情況後表示,香港會繼續做好跨境醫療融合和創新,今年擴大做到九個城市全覆蓋,包括惠州、紹興、珠海、以至江門、佛山等。
他表示,粵港醫療合作很多政策上都強調“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希望在其他跨境醫療的合作上,可以為大灣區的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務,建設“健康灣區”。
盧寵茂指,今日到深圳見證“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正式落户在前海的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前海作為深港的服務合作區,肩負着“依託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對為跨境的香港居民提供生活和就業便利非常重要。今日除了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外,同時亦開展了北京大學深圳醫院,以及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亦開啟了試點計劃。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在2023年提出“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已經達致大灣區九個城市全覆蓋的目標。“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是粵港醫療合作中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也是大灣區醫療融合和制度創新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政策。
香港的長者醫療券是特區政府給予65歲以上長者的醫療福利,每年有最多2,500港元,可以自主在私營醫療服務上使用,特別是做基層醫療的檢查和治療。在2024/25年度,長者醫療券的開支達到33.2億港元,而今年的預算將超過42億港元。
長者醫療券能跨境過河到深圳,今年就是十年了。2023年行政長官提出“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在短短兩年間,醫療券在大灣區進入快速車道,兩年內除了已經做到大灣區九個內地城市全覆蓋外。而且,長者醫療券的使用,打通了跨境病歷互通,通過醫健通的系統,香港的長者可以帶着他香港的病歷跨境,亦有一個資料夾把一些內地的病歷資料帶回香港,令醫療質量安全更有保障。
對未來深港合作方面,盧寵茂表示,目前有三家試點醫院,包括深圳的北大深圳醫院(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還有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另外是肇慶的第一人民醫院(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這不單隻是三個醫療機構加入到試點計劃,更重要一點,是大灣區九個內地的城市都有醫療機構可以使用醫療券。醫療服務對居民不單隻是生活,養老確實是非常重要的,現在香港有不少居民都會選擇到大灣區內地的城市養老,因為內地很多在養老的條件可能比香港要好。有估算香港可能有超過50萬市民常居在大灣區的內地城市,那麼“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就可以讓他們在大灣區九個內地城市,不論在哪裏都有一個城市比較方便,讓他們不用跑回香港去使用醫療券,讓他們更安心地在大灣區養老。
提及未來何時擴展到更多城市時,香港醫務衛生局指,擴展醫療券使用都是考慮循序漸進,由原本的港大深圳醫院(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一院兩點”,第一步在2023年行政長官宣佈,之後在24年,即去年的六月,開始了七間醫療機構,都是圍繞珠江三角洲的核心區域,由中山到廣州、東莞,以至深圳。今年擴大做到九個城市全覆蓋,包括惠州、紹興、珠海、以至江門、佛山都有。當局會積極考慮通過大灣區試點計劃的評估後,有沒有一些地方也有這樣的需要,在考慮的時候,主要會考慮香港居民養老的地方在哪裏,舉例福建可能會是一個考慮點,因為香港有“福建計劃”,讓香港的長者到福建養老,要在評估大灣區的試點計劃之後,再做下一步的決定。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智通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