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8月26日,香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衛在出席“2025粵港澳大灣區新質生產力暨高質量發展成果巡展”時表示,香港將積極推動粵港澳三地高水平互聯互通,並持續深化三地的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爭取更多惠港利民、促進灣區融合發展的政策突破。同時,香港也會繼續充分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將一些創新和與世界接軌的先進管理理念和做法引進灣區,進而輻射全國,助力國家進一步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對外開放,從而達致國家對大灣區“一點兩地”的全新戰略定位要求,為國家的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以及香港的長期繁榮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曾國衛提到,在中央的全力支持下,香港特區與其他大灣區城市優勢互補,緊密合作,共建灣區高質量發展。而香港擁有“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高度法治化、市場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更是世界上唯一匯聚中國優勢和國際優勢於一身的世界級城市,最能夠擔當內地和全球市場“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在灣區發展中發揮着“引進來、走出去”的重要雙向平台作用。
在中央的大力支持和粵港澳三地的共同努力下,灣區建設至今已是成果豐碩,碩果累累,正如今天成果展的展示,一批批成功的政策大大促進了灣區的一體化進程和高質量發展,例如在促進跨境人員流動方面,“港車北上”、人才“南下、北上”便利、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和就業等計劃相繼出台,深受各界歡迎;而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建築及工程相關專業人員的備案制度,以及“港資、港法、港仲裁”等,亦大大便利香港專業服務業開拓大灣區的中國內地市場。
在推動物流發展方面,香港機場管理局與東莞共同推展“海空貨物聯運”,大大提高了跨境航空貨物中轉的效率;而香港機管局按市場化規則入股珠海機場,更推動了兩地高端航空產業的合作和發展。
至於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方面,“跨境理財通”自推出以來穩步發展,為三地金融機構創造了新機遇,亦有助內地金融市場進一步開放。而深圳市政府和廣東省政府等在香港發行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更進一步鞏固了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
這些都是大灣區致力推動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的典型例子,而實際上灣區融合發展的領域可説是無遠弗屆,合作項目更是不勝枚舉,包括“跨境支付通”、“港澳藥械通”、“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灣區標準”、高等院校合作、生態保育合作、應急救援合作等等,這些創新政策都對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和香港企業和人才用好灣區機遇,發揮了關鍵作用。
與此同時,香港近年亦積極培育和發展香港本地的“新質生產力”,以創新科技為引領,結合政府政策和產業協同,逐步構建具香港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格局。香港特區政府更大力推進河套香港園區的建設,強化科研成果轉化,推動新型工業化,並全方位支援初創企業,成功促進微電子、高端製造、中醫藥科技等多元產業升級,加快形成創科生態圈。這些成果不但大大提升了香港本地產業的競爭力,更為香港經濟注入澎湃動能,並助力國家“新質生產力”的蓬勃發展。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智通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