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截至今日(15日)下午五時,中心錄得一宗新增感染基孔肯雅熱的輸入個案。中心提醒市民應採取妥善防蚊和個人保護措施,特別是從蚊傳疾病流行地區回港後。若出現發燒或急性關節痛等病徵,應立即就醫並通知醫生相關旅遊史,不應自行進行檢測,以免延誤診治。
新增個案涉及一名居於西貢區的23歲男子。初步調查顯示,他於8月1日起到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期間曾被蚊叮咬。他在8月3日回港,8月8日起出現發燒、關節痛及皮疹。他昨日(14日)到將軍澳醫院急症室求診,獲安排入院,在無蚊環境下接受治療,目前情況穩定。他的血液樣本經檢驗後,證實對基孔肯雅熱病毒呈陽性反應。
由於病人潛伏期身處佛山市,中心認為他是在外遊期間受到感染,屬輸入個案。病人沒有其他同行人士或家居接觸者。中心會繼續進行流行病學調查,並已把個案通報廣東省衞生當局。
本港今年累計錄得9宗基孔肯雅熱確診個案,均屬輸入個案。
食物環境衞生署正進行病媒調查及針對性滅蚊工作,並會於病人的住所及於病發後到過的地點加強防蚊和滅蚊工作。
中心港口衞生科繼續在各個口岸加強巡查,並提醒跨境公共交通營辦商及其他相關單位確保環境衞生良好及有效落實防蚊措施。此外,港口衞生科人員亦會向旅客派發宣傳單張、為抵港人士進行體溫篩查、為發燒或出現相關病徵的旅客進行健康評估,及在有需要時轉介旅客到醫院作出跟進。
中心總監徐樂堅醫生提醒市民,目前,市面上並沒有獲國際衞生當局認證的快速測試產品,供市民自行測試基孔肯雅熱。若懷疑感染基孔肯雅熱,應立即就醫,不應自行進行檢測,以免延誤診治。市民亦不應自行用藥,尤其是阿司匹林或非類固醇消炎藥(如布洛芬),因這些藥物可能引起嚴重副作用,例如增加出血風險。一般而言,兒童不應服用含有阿司匹林的藥物去舒緩發燒和其他症狀,以防引致「雷爾氏綜合症」,一種嚴重及可致命的併發症。(da/a)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