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港通訊> 政府統計處公布,6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301億元,按年升0.7%,低於市場預期的升1.4%,亦低於5月的升2.4%。對此,香港零售管理協會執行總監羅振邦表示,去年6月是超級低基數,當時的數字未超過300億元,今年年初以來按月的跌幅逐漸收窄。他表示,一些跌幅較大的零售類別,和本地市場相關。可以看出本地消費力依舊疲弱,市民花錢仍然審慎。
羅振邦表示,港元强勢以及經濟疲弱下,短期内零售很難有大改善,預計下半年零售市道仍疲弱,儘管期間旅客有增長,能帶動多一點生意。同時,協會留意到零售業面對多方面挑戰,包括租金,人力成本上升,業界正努力轉型。
協會受訪的3000家店舖針對本港7月零售表示,基於去年7月超低基數,只有3成受訪公司表示生意有單位數及低雙位數升幅,有3成表示生意持平,4成表示生意同比下跌,跌幅介乎單位數至低雙位數。
7月人流明顯改善,主要是遊客區,對於面向遊客的零售市場類別有推動力,但遊客消費力和單價都比較低,因此生意未必有太大增加。7月由於惡劣天氣,市民外遊或北上,消費持續疲弱,對零售業有負面影響。遊客和本地人消費也更加審慎。一些跌幅較大的零售類別,和本地市場相關,和6月相似。
至於人流和生意情況,超過5成受訪公司表示,7月遊客生意較6月有所增加,4成半認爲按月持平,只有大約5%公司認爲有下降。
本地顧客方面,5成受訪公司表示客流量對比6月保持持平,只有4成1的公司認為有增加,顯示本地市場消費力仍然疲弱;生意表現和客流量相似,4成1的公司表示生意有所增加,2成表示有所下降。
對於7月和8月整體暑假,他表示,跟2024年相比,4成受訪公司認爲,預期生意單位數至低雙位數增幅,面向遊客市場,例如化妝品和鐘錶珠寶,較去年有上升,不過上升為單位或低雙位,受惠於是旅客人數上升。個人護理,超市,手錶類別,暑假期間預計有單位數增長。3成受訪公司預計持平,主要包括面向本地市場,例如眼鏡店,便利店。3成預計有下降,跌幅介乎單位數至低雙位數,主要面對本地市場,包括食品,電器等。
整體來看,受訪公司預計7-8月份遊客量增加,但消費力和單價較過往低,因此對業界而言不會出現大幅上升。(JJ)
#零售管理協會 #本港零售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滙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