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港通訊> 環境事務委員會今天討論《香港氣候行動藍圖 2050》內與建築物節能相關措施的最新進展。香港地球之友支持政府全面實施《建築物能源效益(修訂)條例草案2025》,尤其是針對數據中心及更多類型建築物的能源效益規管,進一步加強本港建築物的能源效益。
然而,香港地球之友認為,目前的節能措施距離《藍圖》中設定的長期目標仍存在不少挑戰。為此,地球之友促請政府採納以下建議:
1.香港的樓宇老化問題日益嚴重,目前樓齡達50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數目已超過一萬幢。政府應進一步將能源審核的範圍擴展至更多類型的建築物,特別針對能源效益較低的老舊建築物,並提供足夠的財政支援,鼓勵業主進行節能改造,全面提升舊樓宇的能源效益和可持續性。
2.創新科技在節能中的應用潛力巨大,地球之友支持政府推動人工智能和輻射冷卻技術以優化能源管理。政府應提供更多試點項目和實際應用案例,供業界快速參考與採用。同時,應建立跨行業協作平台,促進技術交流,推動節能科技在全港建築中的更廣泛應用。
3.地球之友支持政府研究設立建築物能源效益標籤,讓公眾了解建築物的能源表現。同時,政府應設立公開數據庫,展示各類建築物的能源消耗數據,增加透明度,促進市場間的良性對比,鼓勵業主採用更多節能技術和管理措施,進一步提升全港建築物的能源效益。
4.需求管理是推動節能減碳的重要一環,而公眾的參與至關重要。政府應投放更多資源推廣節能減碳教育,並加強與學校及環保團體的合作,針對不同年齡層及群體制定多元化的教育方案,進一步深化社會對節能減碳的意識。
5.中國在新技術開發方面進展迅速,為節能減碳帶來了更多機遇。政府應積極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透過技術交流與聯合項目,促進大灣區內的資源共享和技術創新,為香港引入更多先進的節能技術。 (BC)
#地球之友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滙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