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丨當交易員和分析師試圖尋找2025年白銀危機的直接原因時,他們幾乎都會指向印度。在排燈節期間,數億信徒會花費數十億盧比購買珠寶用於祭祀。通常情況下,亞洲的精煉廠能夠滿足需求,而需求的重點往往是黃金。但今年,許多印度人卻把目光投向了白銀。這種轉變並非偶然。數月來,印度的社交媒體明星不斷宣傳在黃金歷史性上漲之後,白銀將是下一個飆升的品種。炒作始於4月,當時投資銀行家兼內容創作者Sarthak Ahuja向其近300萬粉絲表示,白銀與黃金100比1的價格比率使其成為今年的“顯然之選”,他的視頻迅速走紅。印度白銀價格相較全球價格的溢價,通常每盎司僅幾美分,但隨着供應緊張,溢價已升至0.50美元以上,隨後突破1美元。就在印度需求飆升之際,交易商發現倫敦的貴金屬庫幾乎售罄。儘管倫敦金庫持有逾360億美元的白銀,但大部分歸屬ETF投資者。由於“貨幣貶值交易”,自2025年初以來,ETF投資者已買入逾1億盎司白銀,使得可用於滿足印度突增需求的庫存急劇減少。大約兩週前,印度市場重要的供應商摩根大通告知至少一位客户,其10月份已無白銀可交付給印度,最早只能在11月提供。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