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今日發文再談穩定幣。余偉文稱,一個月以來市場和社會上對穩定幣的討論熱度及降温力度仍需加強,並談及如何按照穩妥、可持續的原則落實《穩定幣條例》。余偉文表示,有必要防範市場和輿論對於穩定幣的過度炒作,最近有以下一些現象值得關注。
一是過度概念化。余偉文透露,以香港的經驗為例,至今已經有數十家機構主動接觸金管局團隊,有的明確表示有意申請穩定幣牌照,有的屬於初步探路性質。但很多隻停留在概念階段,如提出要提升跨境支付效率、支持Web3.0發展、提升外匯市場效率等願景,但缺乏實際的應用場景,無法提出切實可行的具體方案和落實計劃,更遑論具備管控風險的意識和能力。一部分能提供應用場景的,機構本身卻缺乏發行穩定幣的技術和管控各類金融風險的經驗和能力。余偉文建議,參與穩定幣可以有多種模式,對於這類機構而言,較實際的做法似乎是與其他穩定幣發行機構合作,提供應用場景,而非追求作為發行主體。
另一更值得關注的是泡沫化趨勢。余偉文稱,近期隨着穩定幣概念的熱炒,市場出現了過度亢奮的情緒,一些上市公司,不管本業與穩定幣或者數字資產是否相關,只要宣稱有意開拓穩定幣業務,股價即應聲上漲、股票交易量大增之餘,公司知名度亦得以大大提升。其實,我們早前已明確表明,在初階段充其量只會批出數個穩定幣牌照,換言之,失望者不在少數。而即使取得牌照,基於我們希望穩步發展的考慮,加上初期所需要的資源投入,對公司短期盈利的貢獻會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希望投資者在消化市場“利好”消息時保持冷靜和獨立思考。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