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達克財經網訊】內地工程機械龍頭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正式通過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聆訊,意味公司距離登陸香港資本市場更進一步。此舉不僅標誌着三一重工「A+H股」雙平台上市戰略邁出關鍵一步,也反映出中國高端製造業加快融入國際資本市場的節奏。
全球工程機械領軍企業 穩踞中國第一、世界前三
三一重工成立於1994年,是全球工程機械產業的領軍企業。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20年至2024年核心工程機械產品的累計收入計算,公司為全球第三大及中國最大的工程機械企業。其中,按2020年至2024年的累計銷量計算,挖掘機累計銷量全球第一;按2020年至2024年的累計收入計算,混凝土機械累計收入穩居世界首位。
公司產品廣泛應用於港珠澳大橋、倫敦奧運場館、迪拜塔、北京奧運場館等世界地標項目,彰顯技術實力與品牌國際影響力。2022年至2024年間,三一重工營業收入分別為人民幣808.4億元、740.2億元及783.8億元,年度利潤由44.3億元增至60.9億元,净利潤率由5.5%提升至7.8%,展現出強勁的盈利能力與經營韌性。
「三化」戰略驅動 佈局全球化、數智化與低碳化新格局
三一重工正以「全球化、數智化、低碳化」為核心戰略,驅動新一輪成長動能。
在全球化層面,公司堅持「集團主導、本土經營、服務先行」的經營理念。截至2024年底,三一重工在全球設立8個海外大區與31個國區,產品銷售覆蓋15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2至2024年海外收入佔比分別達45.5%、58.9%及62.3%,海外市場三年複合增長率達15.2%,複合增長率和海外收入占比持續高於行業平均水平。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擁有約1,900個海外網點,直接觸達終端客戶並提供定制化服務,國際品牌影響力顯著增強。
在數智化方面,三一重工是全球工程機械行業智慧製造的先行者。至2024年底,公司已建成35座智能工廠,其中,北京樁機工廠與長沙18號工廠被世界經濟論壇認證為「燈塔工廠」,是目前行業內僅有的兩家。公司推出全球首台5G遙控挖掘機、智能起重機及智能壓路機,並以大數據與機器決策技術覆蓋研發、生產、銷售全流程,構建智慧化營運系統,實現降本增效與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低碳化方向,公司積極佈局新能源工程機械領域。2024年,三一重工成功推出40餘款新能源產品,涵蓋挖掘機、裝載機、泵車、攪拌車及起重機等,相關收入達人民幣40.3億元,貢獻比例顯著高於全球平均水平。公司研發的氫能攪拌車及全電控鑽機等產品,引領行業低碳化轉型潮流。

技術創新驅動力強 研發投入位居全球前列
三一重工視研發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中外共設立21個研發中心,擁有超過8,900項專利授權。2022年至2024年間,研發總投入達181.7億元人民幣,佔營收比例高於全球主要同業。截至2024年底,研發人員佔總員工的23.1%,其中碩士及以上學歷者達42.3%,體現其技術密集型企業特質。公司同時持續推進工業互聯網、AI應用及智能製造升級,打造從設計到運維的「全鏈路智慧生態」。
募資助力戰略落地 長線投資價值受市場關注
根據招股書披露,三一重工此次發行所得資金將重點用於全球銷售及服務網絡擴展、研發能力提升、海外製造產能擴大及營運資金補充,進一步深化「三化」戰略落地。業內分析認為,該舉有望鞏固公司在全球工程機械市場的領先優勢,並提升國際資本市場對中國智造的信心。
隨着內地基建投資回暖及新能源裝備需求加速釋放,三一重工憑藉技術創新與國際化佈局,正迎來新一輪成長週期。市場普遍預期,其登陸港股後,將吸引更多長線基金與ESG資金關注,成為香港市場「智造出海」概念的重要代表。

免責聲明 : 以上廣告由三一重工提供。AASTOCKS.com Limited對本廣告的內容不承擔任何責任,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品質、及時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陳述或予以認可,並明確表示不對任何由本廣告的全部或部分內容引致之損失或損害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或為其引起的損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