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盤WTI原油主力期貨一度漲超6%。
A股油氣股再度活躍,神開股份、山東墨龍漲停。
油氣主題ETF上漲,匯添富油氣資源ETF、銀華油氣資源ETF漲超2%;油氣ETF博時、嘉實標普油氣ETF、富國標普油氣ETF、國泰石油ETF、油氣ETF華泰柏瑞漲超1%。
以伊衝突讓中東局勢陷入空前緊張,不僅讓全球金融市場蒙上一層陰影,對全球能源市場供應更是帶來衝擊。
眼下,霍爾木茲海峽或被關閉的消息,正引發連鎖效應。
伊朗媒體引述議會國家安全委員會委員庫薩里稱,伊朗議會已得出結論,認為應該關閉霍爾木茲海峽,但最終決定權在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手中。
作為全球最繁忙石油運輸航道之一,每天經過霍爾木茲海峽運送的原油高達2000萬桶。
這相當於全球海運石油貿易的30%,以及全球石油液體消費量的約20%。
霍爾木茲這條走廊最窄處僅33公里,是波斯灣主要國家的能源供應出口,也是全球大部分應急產能的中轉站,是能源價格穩定的關鍵戰略節點。
有市場人士估計,一旦伊朗關閉霍爾木茲海峽,將觸發全球油價急升至每桶100美元以上。
花旗發表研究報告指,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衝突令中東潛在供應中斷,將對全球尿素及甲醇市場的潛在影響最大,因為伊朗是主要的出口國,分別佔全球海運貿易約10%及約25%。氣體原料供應減少可能影響化工產量。 亞洲煉油方面,歐洲依賴中東柴油和航空燃料進口,導致柴油價差上升反映風險溢價,而汽油價差保持穩定。回顧中國成品油定價機制,當每桶油價超過80美元時,煉油毛利將開始逐步下調。如果油價超過130美元,成品油價格或不會進一步上調。雖然庫存潛在增加或可緩衝短期盈利,但預期中石化的核心煉油總利潤(GRM)或會受到原油溢價上升和現金成本的影響。
德意志銀行更是警告,倘若油價極端飆升,可能引發類似1973年的全球經濟衰退。
不僅是原油供應受到影響,霍爾木茲海峽關閉對液化天然氣(LNG)貿易也帶來衝擊。
數據顯示,通過霍爾木茲海峽的LNG流量約為每天100-110億立方英尺,相當於全球LNG貿易的約20%。其中,卡塔爾是全球第三大液化天然氣(LNG)出口國,其83%的LNG需經該海峽運輸,封鎖將衝擊全球LNG市場。
據報道,上週五以來霍爾木茲海峽及附近海域已有包括油輪、貨船、拖船和漁船在內超過900艘船舶的導航信號出現嚴重異常。
這場衝突正導致全球運輸成本提升。一旦霍爾木茲海峽關閉,石油運輸船還將不得不尋找替代線路。
克拉克森研究公司的數據顯示,該地區風險不斷增加已導致通過霍爾木茲海峽的大型油輪租賃價格上漲了一倍以上,其成本的大幅上漲遠遠超過了同期波羅的海原油油輪指數(追蹤全球原油油輪運費)12%的漲幅。
上週,對沖基金大幅增加對原油的看漲下注,增幅為去年10月初以來的最高水平。
歐洲洲際期貨交易所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17日當週,基金經理將布倫特原油的淨多頭頭寸增加了76253手,至273175手,增幅為八個月來最大。純空頭頭寸跌,則跌至四個多月來的最低水平。
布倫特原油期權隱含波動率更是飆漲,達到自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時的最高水平。
對於原油,寶城期貨表示,由於本週伊朗和以色列衝突持續升級,有可能會爆發中東大戰。伊朗是中東地區重要產油國、天然氣、甲醇生產國,並掌控霍爾木茲海峽,扼守波斯灣眾多產油國外運出口。一旦戰事升級,原油、天然氣、甲醇及其他能化供應面臨短缺風險。後續仍需關注伊朗和以色列衝突會不會進一步升級,以色列會不會襲擊伊朗產油設施及外運港口。同時警惕伊朗會不會下令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一旦觸發上述事件,原油供應短缺預期大增,將繼續推動油價維持強勢格局。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