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股又行了!
農業銀行盤中漲超2%,續創新高,浦發銀行、青島銀行、工商銀行、江蘇銀行、興業銀行等跟漲。
招商銀行AH優選ETF、銀行ETF易方達、銀行ETF南方、銀行ETF天弘、華夏銀行ETF基金、華安銀行ETF指數基金、富國銀行ETF 、匯添富銀行ETF龍頭、鵬華銀行ETF指數、華寶銀行ETF上漲。
A股銀行板塊今年漲15%,ETF方面,招商銀行AH優選ETF年內漲20%;銀行ETF易方達、銀行ETF南方、銀行ETF天弘、華夏銀行ETF基金、華安銀行ETF指數基金、富國銀行ETF 、匯添富銀行ETF龍頭、鵬華銀行ETF指數、華寶銀行ETF年內漲15%。
消息面上,利好來襲。
1.長城資產舉牌建行。8月1日,建設銀行公告獲得長城資產增持78.65億股H股,佔其總股本的3.01%。
2.7月31日,青島銀行發佈2025年半年度業績快報。青島銀行2025H1營收同比增長7.50%,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6.05%,營收增速保持穩健,利潤延續高增,業績表現持續處於上市銀行第一梯隊。
截至2025年7月31日,共有5家銀行發佈半年度業績快報,業績均實現了較好的增長趨勢。預計2025H1上市銀行整體營收、利潤增速均邊際改善。其中城農商行業績維持第一梯隊,國有大行營收、利潤邊際改善,股份行業績整體降幅收窄,但分化可能仍較大,其中部分業績釋放動力較強的個股有望領跑。
值得一提的是,這並非A股獨有的現象,全球銀行股都在創新高。
曾被視為市場棄兒的歐洲銀行股,正迎來高光時刻,成為市場寵兒。
上週,匯豐銀行股價一度創下歷史新高,巴克萊銀行和桑坦德銀行的股價也達到2008年以來的峯值,意大利裕信銀行的股價則升至2011年以來最高。
得益於長端利率的飆升和經濟前景的改善,歐洲市場部分銀行股已攀升至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點。
上半年,歐洲斯托克600銀行指數漲幅高達29%,創近28年最佳半年表現,一躍成為歐洲表現最好的板塊。7月開始,歐洲銀行繼續暴漲,年內歐洲斯托克600銀行指數漲幅高達34%。
儘管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在政策預期的推動下,全球銀行股成為2025年市場的一大亮點。
興業證券數據顯示,截至7月8日,2024年以來全球銀行板塊漲幅高達52%。
具體而言,美國、歐洲、日本和中國的銀行板塊指數分別大幅上漲49%、65%、53%和59%,中國香港銀行指數更是驚人地實現了88%的漲幅。
上述主要市場的銀行股,均已逼近或超過2010年以來的新高,且與大盤指數相比均跑出超額收益。
以美國為例,追蹤美股銀行板塊走勢的KBW銀行指數2024年以來累計上漲45%,而同期標普500指數的漲幅31%。
A股市場,銀行股也成為最硬板塊之一,大幅跑贏市場。2024年以來,銀行指數累計上漲57%,而同期滬深300指數的漲幅18%。
銀行作為傳統行業為何也出現歷史性同頻?
近些年全球貨幣寬鬆背景下——錢多資產少,使得銀行這個蓄水池變得“值錢”是一大誘因。
此外,全球宏觀環境的共性變化更是這一現象背後的重要推手。
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啟堯認為,隨着全球經濟步入低增長時代,政策與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加劇,銀行作為盈利穩定、分紅可持續的“確定性資產”獲得價值重估。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