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最新數據出爐,截至2025年7月份,中國央行已連續9個月增持黃金。
我國央行增持黃金,是全球央行“購金熱”的縮影。就在2024年,全球央行淨購金量高達1136噸,創下歷史第二高位的紀錄。
自特朗普當選以來,全球局勢撲朔迷離,黃金再度成為資金避風港。而在美元信用弱化的背景下,各國央行更是加速增持黃金,以優化外匯儲備結構。
據國際清算銀行測算,全球央行外匯儲備中美元佔比已從2001年的73%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54%,而黃金佔比同期由8.7%攀升至18.3%。
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2025年二季度《全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顯示,二季度全球黃金需求總量(包含場外交易)達1249噸,同比增長3%;若以價值計,同比躍升45%至132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公開信息顯示,此次購金前五的央行或主權基金為波蘭央行、阿塞拜疆國家石油基金、土耳其央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央行和中國央行。
總體上,相比此前,2025年二季度全球央行購金速率有所放緩。該季度全球央行購金總量仍處於高位,不過增速同比減少21%。
自二季度以來,儘管黃金價格高位震盪,但市場情緒依舊樂觀,國際機構紛紛上調目標價位。
近期,看空黃金的花旗也調轉風向,將未來三個月的黃金價格預測從3300美元/盎司上調至3500美元/盎司,並將預期交易區間從每盎司3100至3500美元調整為3300至3600美元。
此外,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2025年二季度全球黃金需求總量達1249噸,同比增長3%,其中ETF投資流入170噸,亞洲地區貢獻70噸,上半年全球黃金ETF需求總量達397噸,創2020年以來最高上半年紀錄。
從A股ETF看,年內超661億元資金淨流入黃金ETF。其中,華安黃金ETF、博時黃金ETF基金、易方達黃金ETF資金淨流入額分別為211.77億元、94.80億元、85.56億元。
招商證券8月初發布報告認為, 金價短期上漲動力減弱。雖然黃金具備配置價值,但在短期維度,上漲動能不足,需警惕局部過熱風險。該機構建議投資者,關注結構性機會,而非全面押注黃金上漲。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